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1%硝酸溶液配制混合标准溶液,不加抗干扰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精密度、准确度满足酸雨监测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2.
对采用次灵敏线测定地表水中高含量的钾、钠、钙、镁的灵敏度、检测限、线性范围、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以及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与标准法(灵敏线)相比,相对误差<3%,满足分析需要。同时标准曲线系列常温下放置至少可稳定1a,避免了每次测定水样都要制作标准曲线的麻烦,既节省了试剂,又减轻了工作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为获得不同载体钾基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机理,对3种载体(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活性炭和氧化铝)和3种K_2CO_3理论负载量(10%、30%和50%)改性条件下的吸附剂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反应温度(50、60、70、80和90℃)及CO_2浓度(5%、7.5%、10%、12.5%和15%)对吸附剂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负载和反应前后吸附剂的微观特性,结合其反应动力学过程,探明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的最佳理论负载量为30%,且70℃的反应温度和12.5%的CO_2浓度为最佳反应工况;K_2CO_3/AC吸附剂的实际负载量和CO_2吸附性能最优,而K_2CO_3/Al_2O_3吸附剂则最差;吸附剂的碳酸化反应过程中,相比比孔容积,比表面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内扩散阻力显著增强;SO_2和HCl会与K_2CO_3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导致吸附剂逐渐失效,3种吸附剂中K_2CO_3/AC的循环失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4.
《江苏劳动保护》2006,(8):F0003-F0003
南京市紫金山冶炼化工厂是民政福利企业,创办于1976年6月,现有职工135人.其中残疾职工56人,企业主要以黄金、白银加工提纯为主,同时加工生产银钎料、亚硫酸铵金盐、氰化金钾、硝酸银等金银化工产品。主要业务单位有:南京三0七、上海六一四、西安七七一等军工科研单位,我国的神州一至六号成功发射,科研单位还给我厂发来了慰问信。  相似文献   
75.
张晓明 《青海环境》2001,11(1):42-44
研究了原子吸收法在次灵敏特征谱线用空气-一氢火焰测定天然水中钠和钾的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加标回收率在96%-104%之间,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6.
3种土壤改良剂对河套灌区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武岩  红梅  林立龙  刘梅  刘宇杰 《环境科学》2018,39(1):310-320
为研究膨润土、生物炭和聚丙烯酸钾等土壤改良剂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膨润土、常规施肥+生物炭、常规施肥+聚丙烯酸钾,分别标记为NF、CK、B、C和PAM)下河套灌区2015、2016两年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河套灌区农田N_2O呈双峰型排放规律,各处理于追肥灌水后5~7 d出现N_2O排放峰值;农田CH_4排放无明显规律,个别处理于追肥灌水后6 d左右出现CH_4排放峰值,其余时期均表现为土壤对CH_4的吸收作用;CO_2呈单峰型排放规律,于玉米拔节期出现排放峰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的升高,可显著增加土壤N_2O和CO_2的排放速率.与CK相比,B和PAM处理可显著降低N_2O累计排放量(P0.05),降幅分别为38.59%和45.35%;B、C处理可显著增强土壤对CH_4的吸收作用(P0.05),累计吸收量分别增加144.44%和172.22%;B、C处理CO_2累计排放量与CK差异显著(P0.05),与CK相比分别降低25.40%和22.21%.总体来说,B、C和PAM处理下综合增温潜势较CK分别降低27.77%、19.61%和12.16%,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35.20%、26.65%和13.36%.与CK相比,B、C处理下玉米产量显著提高11.33%和9.59%,净生态系统经济预算显著增加16.15%和12.65%(P0.05).综上所述,对河套灌区玉米种植体系而言,常规施肥基础上添加膨润土、生物炭是提高作物产量、降低增温潜势的有效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77.
在闵行区分6个月采集6份降水样品,分别用离子色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对钾、钠、钙、镁4种离子进行比对分析.从精密度、准确度和统计学t检验法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对.评价用离子色谱法代替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可以代替火焰原子吸收法.  相似文献   
78.
With the production of crude steel, China produces several million tons of sintering dusts which contain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metals such as, K, Na, Zn, Pb. If discharged directly without adequate treatment, these elements can lead to advers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etermine how to separate these elements from the dust before discharge. Sever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sintering dust. At the same time,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on the recovery of the potassium resources from the sintering dust were carried out.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SP) dust determined by a laser granulometer was 41.468 μm. Multi-point BET and single-point BE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ESP dust was 2.697 m2/g. XRD measurements detected the following phases in the ESP dust: Fe2O3, Fe3O4, KCl and NaCl, and Fe2O3, Fe3O4 and SiO2 in the water-washed dust. SEM-EDS results proved that in the ESP dust, K mostly existed in the form of KCl particles without being coated. Leach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KCl in the ESP dust could be separated and recovered by water leaching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Through the recovery experiments, the yield of K-Na vaporized crystalline salt was 18.56%, in which the mass fractions of KCl, NaCl, CaSO4 and K2SO4 were about 61.03%, 13.58%, 14.03% and 9.97%, respectively. This process is technically viable and considerable in economic benefit. There was almost no secondary pollution produced in the whole recovery process.  相似文献   
79.
文章研究了紫外光(UV)辐射对微量Fe~(2+)活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罗丹明B(RhB)的增强作用以及其反应机理。考察了初始pH值、Fe~(2+)投加量、PMS初始浓度和RhB初始浓度等参数对UV/Fe~(2+)/PMS体系降解RhB的影响。对反应体系中的活性自由基、水中常见离子和腐殖酸对反应体系的影响以及RhB的矿化情况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溶液体系pH值为3、Fe~(2+)投加量为50μmol/L、PMS浓度为500μmol/L的最佳条件下,10 mg/L RhB在体系反应10 min时降解率达到99%。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了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是攻击RhB分子的活性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起到主要作用。水体中常见的碳酸氢根离子和腐殖酸在低浓度会促进降解而高浓度则抑制降解,氯离子则抑制降解反应。对TOC进行分析,60 min时RhB的矿化度达到48%。通过评估UV/Fe~(2+)/PMS体系降解RhB,验证了UV辐射对降解反应的增强作用,表明了UV/Fe~(2+)/PMS体系降解RhB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以ACF(活性炭纤维)为载体,制备出一种新的非均相催化剂ACF@Cit-Fe/S〔将Cit-Fe(柠檬酸铁)负载在ACF表面并引入S元素〕,并采用SEM-EDS(电镜-能谱)、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其活化PMS(过硫酸氢钾)降解染料RhB(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①ACF表面成功负载了Cit-Fe和S元素,Cit-Fe和S元素的掺杂增强了ACF催化PMS的性能,能有效降解染料RhB,反应120 min时RhB的脱色率达98%.②ρ(ACF@Cit-Fe/S)、c(PMS)对RhB降解有一定的影响,ρ(ACF@Cit-Fe/S)为0.5 g/L、c(PMS)为6 mmol/L是降解RhB(10 mg/L)的最佳投加量.③温度对RhB降解速率的影响符合阿伦尼乌斯模型,通过计算得出活化能为39.47 kJ/mol,降解过程是一个表面反应控制过程.④以叔丁醇、甲醇、苯酚为分子探针的自由基清除试验显示,SO4-·(硫酸根自由基)和HO·(羟基自由基)是降解反应过程中主要的自由基,其主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及其周围.研究显示,ACF@Cit-Fe/S能用于活化PMS的高级氧化体系中,ACF@Cit-Fe/S表面丰富的电子转移过程导致其活化PMS的能力增强,从而促进SO4-·和HO·的产生,提高RhB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