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5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阆中的实地调研,结合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内涵,构建了阆中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保护、经营、传承三方面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2.
生态敏感区环境的复杂性对处于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体现了单纯的文物本位价值观,忽视了生态敏感区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处于生态敏感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认为建筑遗产与特定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和高度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再思考。提出了基于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可辩护的规划框架,将现行保护规划中环境规划部分从一个独立的简单的单项规划转变为生态先导下的一系列规划环节,强调在特定生态敏感区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划的修正和补充。最后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03.
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提高建筑遗产的保护水平有重要意义。以396处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剖析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整体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凝聚状,省域层面呈高富集区“一枝独秀”、中富集区“东部零星”、一般富集区和低富集区“两带两块”的特征;市域层面呈“断崖式”数量差异、“梯度化”等级差异、“众星捧月”空间分异特征;重心呈“先北后南”移动趋势,东西向移动较微小,集聚程度呈由强变弱趋势,集聚点数量呈递减趋势。(2)从类型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可分为六大主类和16个亚类。其中,科教文卫体类、商政办公类和纪念性类遗产数量居多,且分别呈“两核分散”“东部三核、中部团状零星”“两核一环多点”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不同类型建筑遗产分布演变特征差异明显。(3)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区域地位、文化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联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文化底蕴因子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4.
功能分区是协调森林旅游地自然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和管理工具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可以开展森林旅游的地区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征之后 ,探讨了森林旅游地功能分区规划的基本目标、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是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历史较短,旅游规划发展的历史也较短.近十余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与开发正朝着法制化、科学化方向迈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规划与开发的立法完善、规划的科学性与实际可操作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经验.日本现代旅游业发展历史长,它们在旅游规划与开发方面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6.
观点     
《绿叶》2014,(9):143-144
正欧美日城市化又快又好,亚非拉国家的城市化不管发展得快不快,它都发展得不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城市化为什么还发展得不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恰恰中国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这是新中国的历史遗产,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二是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分户承包的基本制度,三是建设用地制度或者更大层面上说中国土地制度。这三个特殊制度使进城农民可以保留返回家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7.
凤凰城旅游景区转让后的效应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转让景区经营权、实行企业化运作成为一些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地处西部大开发战略图中的湘西凤凰县由于在旅游开发中受到了资金缺口和管理瓶颈的双重制约,于2001年底将其辖域内的八大景区(点)的50年经营权转让给了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景区经营权转让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敏感的话题。本文避开关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各种是非争论,基于对旅游地社区各利益主体以及旅游者的实地调查和访谈记录分析,对凤凰景区企业化运作三年来的绩效与影响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估,并就如何完善景区企业化运作模式、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和负面影响等提出了相关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论南京自然地形与古都风貌保护规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南京有2500年的城市建设历史,有10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或诗人赞赏南京天然地形为“虎踞龙盘”。南京从定到后来城市几次大的变化都是依据自然山水环境而构思规划。南京城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城建布局主要走三个轴线。至今我们透过遗存的城基和城廓格局,仍可以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余韵。南京具有自己独特的山川风貌和文化遗产,其现代规划建设应该做出自己的特色。古城保护与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历史矛盾尖锐,这是现代南京城市规划建设应该关注的问题。历史上形成“金陵帝王气”的自然地理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建设城市新区是保存古都风貌的重要措施。规划设想发挥南京的天然与人文景观交融一体化及气度恢弘的古都城特色,划出若干成片的自然风貌景区和历史古迹保护区,东部设钟山玄武湖景区,西部设石头城景区,南部设雨花台景区,北部设幕府山景区,以连绵丘岗山系,河流城濠,明朝城垣和市内林荫大道为骨干,构成古都风貌保护的完整格局体系。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文化遗产作为珍贵财富,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重大问题.科学评价其旅游价值,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遗产利用的整体效应视角,结合其自身特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非法(Delphi)相结合,从遗产资源核心价值、质量状况、基础条件3个方面、9大要素、28项评价因子等方面,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建立遗产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6处红山文化典型遗址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0.
奥运后,由于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攀升、市民要求提高等因素,北京面临许多新的环境挑战;对于这些挑战,绿色奥运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