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58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947篇
基础理论   201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21.
针对高酸度的含砷废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通过溴与铜的协同作用将高价态的砷还原为单质来实现脱砷,采用ICP测定、阴离子电极分析、XRF检测对反应前后的溶液滤渣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还原反应中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离子浓度、铜粉目数及搅拌速率的升高均有利于砷还原反应的发生;增加铜粉及溴化钠用量,有助于反应进行,铜粉与溴化钠过量则引起反应后溶液中铜、溴离子浓度升高。在最优条件下,反应后砷的去除率可达到99.5%以上,溶液中的铜离子为60 mg·L~(-1)以下,通过XRF分析反应后所得的滤渣发现,溶液中的砷均沉淀进入固体。通过溴与铜协同还原的方法,溶液中的高价砷还原为单质,实现了高酸度环境下砷的脱除。  相似文献   
42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铁酸锰(MnFe_2O_4)纳米球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MnFe_2O_4/g-C_3N_4),并对其光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性能进行探究。考察了PMS浓度、MnFe_2O_4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及pH对双酚A去除的影响。XRD、SEM、TEM及FT-IR等结果证明,MnFe_2O_4纳米球已成功负载于g-C_3N_4。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g-C_3N_4相比,MnFe_2O_4/g-C_3N_4光催化活性有明显提升。同时,PMS的加入可进一步大幅提高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当PMS浓度为1 mmol·L~(-1)、MnFe_2O_4负载量为20%及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1)时,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佳,反应2 h后,BPA的去除率达到98%。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引入MnFe_2O_4后可提升g-C_3N_4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具备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可为新型高效光催化体系的开发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3.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地区工业重化特征明显,工业水污染排放贡献超过10%,大气污染物占比更超过70%。本文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识别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重点行业COD、氨氮、SO_2、NO_x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将排放强度拆分为末端削减、技术工业和产品结构三个指标,分析2012—2020年和2020—2030年两个时间段内,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贡献度最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影响大,贡献值之和约为90%,两者分别代表末端处理技术对污染排放的削减程度,以及高附加值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产生水平;COD、SO_2和氨氮的排放强度由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共同作用,NO_x的排放强度较高且未来末端削减水平进步小,未来需要重视该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424.
高浓度J酸废液资源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探讨了N253-煤油-H2SO4-NaOH化学萃取-反萃取体系提取浓缩J酸废母液中间体的工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萃取工艺,J酸废液中的CODcr去除率可达95%,萃余液CODcr在500 ̄2000mg/L之间,色度去除率可达95%,该工艺可使废母液中的回收物浓缩5-10倍,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而不改变性质,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425.
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成能大大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酸沉降能抑制菌根的形成,但形成菌根的植物对酸沉降的耐受力比无菌根植物要强得多。酸沉降对菌根影响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26.
提出了一种流场分型欧拉酸沉降输送模式,计算了1993年4月东亚地区硫氧化物平均浓度的时空分布以及我国各省区和东亚主要国家的硫沉降量?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模式有较好的可信度,是一个计算硫氧化物长期平均浓度和硫沉降的简便?实用的酸沉降输送模式?   相似文献   
427.
H酸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萘的衍生物,对生物具有毒性,是目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本研究采用亚铁-过氧化氢氧化法对该废液进行处理,以改善它的可生化性能,降低水中有机物的溶解性,提高混凝处理效率。结果表明,最佳pH值为2~4,亚铁的适宜投加量为200mg/L,当H2O2投加量为30g/L时,COD去除率为50%,废水已具有可生化性。经亚铁-过氧化氢氧化处理(H2O2的投加量为3g/L)后的废液,再用FeCl3进行两级混凝处理(FeCl3的量分别为15和5g/L),COD的去除率达90%,H酸氧化过程中,HO先和萘环上的钝化基团发生置换反应,使萘环活化,进一步氧化,萘环裂解,最终转化为无机物。研究结果对提高该种废水生物处理效率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28.
固体废物样品全溶解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容器敞口酸消解、高压釜密闭酸消解及微波辅助酸消解3种溶样技术,对电镀污泥、尾矿渣、铬渣、砷钙渣、铅锌渣以及粉煤灰等固体废物试样的全溶解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敞口酸消解方法难以达到全溶解,繁琐耗时,易产生二次污染;高压釜密闭酸消解法溶解效果较好,但耗时和不安全;微波辅助酸消解法溶解效果最好,还具有快速方便,较少二次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429.
本文将酸化模型分为指标评价模型、经验酸化模型和以湖泊-流域为基础的机理模型三大类。概述了几个典型的酸化模型的结构、对参数和过程的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范围并介绍了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还以MAGIC模型为例说明了酸化模型的发展及其趋势。作为模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还阐述了酸化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30.
酸化模型及其在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简述了国外近10年来在酸沉降影响研究中,为预测酸沉降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湖泊的长期影响而开发的各种酸化模型,经比较分析,归纳出建立这此匠基本方法及应用于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葆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