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2331篇
废物处理   186篇
环保管理   651篇
综合类   1836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93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1.
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发电行业纳入管控。而数据质量是全国碳市场的基石,对于保障碳市场顺利运行至关重要。提高发电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质量,是保障发电行业数据质量的关键。燃煤排放是发电行业最主要排放源,结合发电行业的实际生产和管理特点,对发电行业燃煤排放的关键数据逐一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核查的方法和要点,为提升核查质量和企业数据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12.
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其产业发达程度是衡量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石化行业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各行业前列,长期以来其环境管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其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也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不断完善。通过梳理标志性事件,回顾了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风险、污染防治措施及减排等方面要求的完善过程。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提出未来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完善污染物管控要求、促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及在各项制度衔接等方面进一步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从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角度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1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众聚集场所迅速增多,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巨大,因此加强对该类场所的消防监管至关重要。本文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重点和对策。首先,介绍了公众聚集场所的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了该监督检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隐患整改的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安全责任制落实、社会监督力量发挥以及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最后,通过实际案例提出建议,以提升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水平。  相似文献   
914.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全局,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生产培训则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规范培训考核抓起,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才能打好安全生产战略主动战。2020年初,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印发《福建省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考试与证书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抓牢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的考核工作,严格规范考核、发证流程,持续改进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让考生更加省力便捷地参加考试、领取证件,从源头上筑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15.
“生产安全项目成果评价与集成研究”课题是“公共安全成果集成与科学普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年立项)的课题一,主要针对生产安全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十三五”期间生产安全相关立项项目为主),从多个方面构建具有行业与专业技术特点的针对性成果作用度与支持度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产安全成果评价方法、模型以及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16.
肖磊 《环境与发展》2020,(2):216-2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对环境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与效率、高效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当下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出发,分析了新常态下的环境局势,并给出了几点新常态背景下高效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措施,以期能够改进环境监察执法现状,促进环境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917.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其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重点领域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18.
为解决我国废弃产品环境污染问题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困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务院现已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该项制度的推行实施,可减轻环境治理负担,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模式,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但该项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以铅蓄电池行业为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相关制度不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不完善、缺乏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和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河南省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制度试点工作,提出铅酸蓄电池行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实施的建议方案,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更好地推行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9.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为目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人员及资质、现场监测、实验室管理、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第三层为方案层,包括人员操作、持证上岗、资质认定、人员培训、水质布点采样流转情况、空气自动站运维情况、现场质控实施情况、实验室环境条件、样品试剂的保存与管理、仪器检定与校准、实验室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数据填报软件运行情况、监测报告规范性等13个评价要素。经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将该权重与各要素得分运算后得到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山西、陕西、四川和青海等5个省份的1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作为典型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应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监测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5个典型县域中,环境监测质量等级为优的县域占13.3%,一般、较差的县域分别占66.7%、20%。县域环境监测承担单位在资质、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方面表现较好,在现场监测、人员操作方面问题突出,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920.
选择典型造纸厂,采用化学激活报告基因法(CALUX)测定造纸过程中废水和纸浆中的二噁英类物质,并将部分样品测定结果与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法测定结果作线性回归,换算系数为0.21,表明CALUX可用于造纸行业废水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快速筛查。将CALUX用于测定造纸厂废水中二噁英类物质,结果表明用含元素氯的漂白工艺会产生大量二噁英类物质,其中漂白废水中的目标物毒性当量浓度最高,经处理后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用无元素氯的漂白工艺,二噁英类物质的产生量会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