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7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年生于美国艾奥瓦州伯灵顿。1909年获得耶鲁大学林学硕士学位,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务官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在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与荒野保育运动中都有着相当的影响。奥尔多被视作美国的野生生物管理之父和一名终身的渔夫和猎人,因扑救邻居农场上的灌木丛火灾时,心脏病发作而死于1948年。  相似文献   
452.
《世界环境》2011,(2):94-94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表示,太平洋海象属于濒危物种,虽然受到濒危物种法案保护,但由于另有优先级较高的物种更需得到关注,因此海象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该岩官员称,海象将被添加到濒危物种名单中,并且海象的生存状况今后每年将接受一次考察。  相似文献   
453.
苏杨  鲍恋君  曾永平 《环境科学》2018,39(4):1861-1871
为研究香港周边海域鱼体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评估,采集了香港周边海域中31种野生鱼,分析鱼体中两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滴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结果表明,香港周边海域野生鱼类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44~17 ng·g-1和0.028~6.3 ng·g-1,与国内外其他地方相比处于中低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大屿山西部的鱼体内DDTs含量最低,而吐露港鱼体中PCBs含量最低.鱼类的生活环境及食性影响其在鱼体内DDTs与PCBs的富集程度.来源分析显示野生鱼体内DDTs来源主要为历史残留,迁徙的鱼类可能受沿海岸河口DDTs污染影响.此外,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香港青少年和成年人长期食用香港周边海域的鱼类可能会存在潜在的终生致癌风险.因此,香港当地居民应尽量减少对其周边海岸野生鱼类的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