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0.3V/cm的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博落回的生物量、富集(U)的性能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其根际土壤中有机酸含量、U和镉(Cd)的结合形态、植物根部U的价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等.结果表明,施加直流电场后,博落回总生物量升高了15.33%~29.88%,其中电场+污染(DC+U)和电场+镉污染(DC+Cd)处理组的博落回对U和Cd的富集系数提高了90.84%和93.33%;土壤中草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和乳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8.36%~45.31%、58.62%~503.22%、15.71%~118.99%、12.34%~123.27%和25.97%~36.05%;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3.63%~34.82%和9.70%~28.64%;根际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态U、Cd所占比例显著增大;博落回根部的大部分U由稳定的U(IV)变成了更容易从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U(V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细菌菌门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等真菌菌门比例升高,这些微生物通过提高酶活性增强了博落回对U、Cd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交流电场(AC)与Fusarium sp.A-2(A-2)真菌耦合对博落回(P)的生物量、富集(U)性能、酶活性以及根际土壤中有机酸含量、生物可利用态、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U)污染土壤中, 与AC+P+U、A-2+P+U和P+U相比, AC+A-2+P+U组博落回的鲜重、株高、总干重分别升高了10.67%~45.76%、26.87%~92.02%和61.99%~159.98%;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分别提高了41.24%~133%和15.35%~63.63%;根际土壤中草酸显著增加了13.03%~157.09%;与A-2+P+U和P+U组相比, AC+A-2+P+U组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分别提高了12.5%和28.57%.在AC+A-2+P+U组, 植物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镰刀型菌(Fusarium)真菌属和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等细菌菌属, 且镰刀型菌属(Fusarium)占比最高, 与AC+P+U、A-2+P+U、P+U和A-2+U组相比, Fusarium分别提高了16.67%、81.03%、299.23%和374.47%.AC和A-2耦合强化博落回修复污染土壤的可能机理包括AC提高了在土壤中的流动性, 增加了植物根部与的接触, 促进了的富集; AC刺激了博落回的生理活性, 增大了博落回的生物量, 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 使博落回对的耐受性增强; AC刺激了A-2真菌和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的生长, 使其比例增大, 从而产生大量的有机酸, 与形成螯合物, 降低了对植物的胁迫作用, 提高了生物可利用态的占比, 促进了博落回对的富集.AC与A-2真菌耦合对P修复污染土壤有显著的强化作用, 是一种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强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随着核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浓度污染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何高效低耗地处理低浓度污染地下水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是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2种有效方法,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机制上,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还缺少系统报道。文章简述了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的机制、参与微生物以及反应产物的稳定性,论述了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优势、作用机制,同时从微生物和环境因子2个方面总结了耦合机制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提出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强化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为提高高岭土对溶液中的吸附效果,将富含官能团的富里酸与高岭土结合形成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通过静态对比试验,研究了pH值、反应时间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的吸附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对的吸附效率与高岭土相比有显著的增加,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对的吸附率在pH值为5时分别可达99%和80%;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对的吸附反应均在反应时间为20 h达到吸附平衡,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两种吸附剂的吸附反应皆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吸附规律;当吸附剂投加量在0.1~0.5 g之间时,随着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两种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的吸附率也随之增加,的最大吸附率分别可达87%和78%;的解吸效率随着富里酸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较于用超纯水作洗脱剂的空白试验,的解吸率可达60%;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对溶液中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H=5、反应时间20 h、吸附剂投加量0.5 g。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溶液中的提取与去除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采用了柠檬酸与氯化铁组合的一种复合电解质,研究不同的电解质浓度对U(Ⅵ)的迁移行为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和氯化铁的最佳浓度为0.1mol/L CA+0.03mol/L FeCl3,该浓度时的去除效率约为(61.55±0.41)%,累积消耗能量为0.2559kW·h,能量有效利用率β为(0.24±0.02)×103.采用Visual MNIETQ软件模拟在pH值为3.0的柠檬酸和氯化铁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主要以大量-柠檬酸根络合物(UO2-Citrate-)和少量的酰离子(UO22+)存在,此时主要从阴极向阳极迁移.当氯化铁浓度增加至0.05mol/L时,的去除率相应减少,产生此现象与电渗流强度及方向、氢氧化铁胶体吸附等因素有关.相较于单一的柠檬酸和盐酸,以柠檬酸和氯化铁组合的电解液具备去除效率高、浸出毒性低、土壤修复后危害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6.
酵母菌对低浓度铀的吸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了以活性和高温灭活酵母为生物吸附剂对低浓度放射性核素的吸附能力、相关的动力学特性及机理.结果显示,活性酵母菌和灭活酵母菌对的最佳吸附p H分别为5.5和4.5,达到吸附动态平衡所需时间分别为240 min和30 min,活性酵母菌对的最佳吸附温度为26℃,而灭活酵母菌对的吸附能力受温度影响不明显.不同温度下,活性与灭活酵母对的吸附动力学均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决系数均在0.99以上,表明活性与灭活酵母菌对的吸附过程中,都存在着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过程.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吸附后的活性酵母菌菌体表面出现凹陷,少量块状沉淀附着在表面,而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灭活酵母菌菌体表面积明显增大,大量的纳米颗粒状沉淀附着在表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活性酵母菌对离子吸附的过程中,羟基、醛羰基、N—H、C—N等为主要的吸附位点,而羟基、酮羰基、P=O、—HPO_4~(2-)等为灭活酵母菌对离子吸附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批次实验方法探究了甲醛修饰酿酒酵母对的生物吸附过程.结果显示,甲醛修饰能显著提高酵母对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量是同等实验条件下活酵母的6倍,动力学研究表明,达到吸附平衡仅需90 min,并且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实验的最佳吸附pH为5.8.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用于拟合实验数据且实验结果与Langmuir模型更加吻合.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甲醛修饰改变了细胞的表面形貌和蛋白结构,使氨基发生了甲基化,羟基形成配位共价键,在酵母吸附后,细胞表面不均匀地附着了一层鳞片状的沉淀.沉淀与络合物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与羧酸盐主要络合物为双齿配体结构,甲醛修饰酿酒酵母与酰离子相互作用存在着络合,沉淀以及静电吸附等多种机理.  相似文献   
108.
测定自来水中浓度及其变化规律,对评估饮用水质量及公众接受的放射水平有较大意义。该文介绍了经过一年连续监测所获得的上海市自来水中浓度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上海市自来水中浓度在0.025 ̄0.28μg/L之间,年均值为0.112μg/L;一年中的12月-15月浓度较高,6-11月浓度略低,其中3月份浓度最高,8月份深度最低,上海市自来水中浓度较低,比全国平均浓度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9.
110.
尾矿库覆土效果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氡析出率和覆盖层厚度关系的指数减弱规律原理,在某尾矿库222Rn释出率研究和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尾矿库覆土厚度与覆土效果的关系。通过使用实验室和野外实测结果比较相近的两种不同的222Rn析出率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容重、尾矿砂不同含水量的条件下的不同覆土层厚度的对降低222Rn析出率的效果,从而确定了在降低天然降水的入渗量的最佳条件下覆土效果参数、覆土后γ辐射水平以及安全粘土覆盖层厚度和费用,为尾矿库的治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粘土覆盖层厚度80~120cm,平均厚度为l00cm时,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率降低至国家规定限值0.74Bq/m2·s,覆土费用4200~48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