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对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工艺过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印染废水的治理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2.
铁屑内电解法处理电雕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屑内发法应用于电雕废水的处理,当控制进水pH值3-4,出水pH值8-9,停留时间40min,间歇脉冲式反冲洗,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3.
以人工配置含硝酸钠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铁粉表面酸洗对靖酸盐氮的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铁屑表面经过酸洗后,硝酸盐去除率可提高10%左右。采用扫描电镜(SEM)对酸洗前后的铁粉进行表面特征扫描分析表明酸洗前后表面存在很大差异,酸洗可去除铁屑表面的氧化层,从而增加铁屑与硝酸盐反应的比表面积,提高其反应效率。研究表明在应用工业铁屑现场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应考虑铁屑表面的酸洗处理。  相似文献   
54.
利用机械厂废弃铁屑和分析纯级铁粉对受4-硝基苯胺(PNA)污染土壤的修复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土壤酸度和反应温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时间、铁屑用量和土壤含水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1.5g含PNA浓度约为1.3×10-5mol/g的模拟污染土样中加入100mg铁屑或铁粉和0.5mL蒸馏水,在25℃下反应4h,PNA的还原率分别为99%和76%,产物均为苯二胺(PDA);铁粉仅在偏酸性土壤中对PNA有较高还原率,铁屑则在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仍能保持较好的还原效果;反应温度的变化对还原效果影响不大;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反应时间对PNA的还原效果影响最大,土壤含水量次之,铁屑用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5.
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油田钻井污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化学混凝-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钻井污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0.5,反应时间为2h,污水pH为1.0,温度为常温,反应后用石灰乳调节污水pH至12。处理后钻井污水COD可由原水的8065mg/L降至430mg/L,COD去除率大于94%,色度去除率达100%,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铁屑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应用状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铁屑法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是一项有推广使用价值的技术。  相似文献   
57.
铁屑去除地下水中Cr6+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屑和纯Fe0为供试介质处理地下水中Cr6 ,在不调节原水pH值情况下,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发现铁屑比纯Fe0的去除效率高,且可使处理后水中Cr6 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确定出铁屑去除Cr6 的最佳运行参数:铁屑与Cr6 的重量比为1395:1,反应时间为40 min,并分析讨论了其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58.
59.
为推动铁屑在治理受硝基酚类化合物污染土壤中的实际应用,常温(25±1℃)常压下,利用不同前处理方式处理的铁屑、还原铁粉对土壤中的对硝基苯酚(p-NP)进行了还原降解研究;分析了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p-NP还原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时间、铁屑用量和土壤含水量3个人工易控因素作了最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铁屑和铁粉对p-NP还原降解效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酸洗铁屑还原铁粉水洗铁屑碱洗铁屑;适中的土壤含水量、偏酸性的土壤初始pH值及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可显著提高铁屑对p-NP的还原率;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反应时间对p-NP还原效果影响最大,铁屑用量次之,土壤含水量最小;处理1.5 g p-NP浓度约为1.3×10-5mol/g的模拟污染土壤的反应最优化条件为:酸洗铁屑用量26 mg,土壤含水量0.35 mL,反应时间130 m in,还原率可达到96.4%。  相似文献   
60.
用内电解法处理含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工业废水,研究pH、Fe∶C(体积比)、活性炭粒径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维持在50 mg/L左右,最佳的工艺参数pH、Fe∶C和HRT分别为3.0、1∶1和60 min时,DMAC去除率高达到95%,处理水DMAC浓度小于5 mg/L。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改善,BOD5/COD由0.21提高至0.66;而DMAC的去除基本符合二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