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在不同pH值、Fe2浓度和过硫酸氢钾复合盐(PMS)浓度下,探究降解萘普生(NPX)的最佳条件,并通过分批投加Fe2+和改变投加顺序的方式,提高降解NPX的效率.结果表明,NPX在pH =3的条件下,降解效果最好;Fe2+浓度改变时,PMS/Fe2+/NPX=1/0.75/1条件下,NPX去除率最高;分批投加Fe2+和先投加Fe2+均可大幅提高NPX去除率.缓慢少量的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更利于处理有机物,Fe2+的浓度则在产生自由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用北京市某供水区域铸铁管段搭建2套模拟管网装置,对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铁离子释放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利用地下水为水源,通过调节进入管网的水中氯浓度为1.0~1.1 mg/L,溶解氧浓度为7~8 mg/L,经过40 d运行后,管垢成分主要为α-FeOOH和Fe3O4。切换地表水源后,新的管垢组成更有助于铁氧化物中铁的氧化还原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源切换条件下铁离子的释放,管网出水浊度也得到很好的控制,保持了管网水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张博  黎素  张扬  肖纯 《环境科学学报》2022,42(11):66-76
采用NaBH4超声还原法合成了富含氧空位的MoO2,并通过多种表征方法证明了氧空位的存在.10-MoO2作为助催化剂显著增强了Fe2+/过一硫酸盐体系催化性能,构建的10-MoO2/Fe2+/PMS体系可快速降解四环素(TC),10 min内对TC的降解率接近100%.系统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对TC降解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助催化剂的稳定性及该体系的实用性.电化学、铁离子循环及自由基捕获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氧空位(Ovacancy)的存在,降低了MoO2的电阻,增强了电子转移能力,加速了Fe3+/Fe2+循环,提高了活性氧物种的产率,从而增强了Fe2+/PMS类芬顿体系的催化活性.本研究为类芬顿法处理抗生素废水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4.
为探究融冰过程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规律,选择铁离子和锰离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模拟融冰实验,探讨其在融冰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并分析初始浓度和冷冻温度对其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浓度和冷冻温度条件下,铁离子和锰离子在冰中各层的浓度分布关系皆为:中层 < 上层 < 下层;融冰过程中,51.17%~71.67%的铁离子和锰离子均在冰体融化前期(0~25%)集中释放,中后期相对平稳均匀释放,此外初始浓度对冰融化时铁离子和锰离子的迁移规律影响不大,而冷冻温度较低时,融1中铁离子和锰离子的浓度基本在增加;融冰过程中,随着累积融水体积的增加,融水中铁离子和锰离子的浓度与冰体初始浓度之比逐渐降低,它们之间呈指数函数衰减模式.  相似文献   
55.
采用二硫化钼(MoS2)作为助催化剂加入到亚铁离子(Fe2+)/单过硫酸盐(PMS)体系,去除溶液中的磺胺甲恶唑(SMX)和还原六价铬(Cr(Ⅵ)),分别对SMX及SMX与Cr(Ⅵ)共存情况下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并考察了MoS2、Fe2+、PMS、SMX投加量对SMX和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oS2]0=0.9 g·L-1,[Fe2+]0 =0.3 mmol·L-1,[PMS]0=1 mmol·L-1,[Cr(Ⅵ)]0=100 μmol·L-1,[SMX]0=25 μmol·L-1,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反应30 min时,SMX的去除率和Cr(Ⅵ)的还原率分别达到98.8%和99.2%;实验中MoS2和Fe2+浓度与Cr(Ⅵ)还原率呈正相关,而PMS浓度过高则会抑制Cr(Ⅵ)的还原;MoS2/Fe2+/PMS体系下Cr(Ⅵ)的还原机理不仅与MoS2还原生成的亚铁离子有关,Cr(Ⅵ)也能够被MoS2或PMS直接还原.EPR实验表明,MoS2/Fe2+/PMS体系中主要的自由基是SO4·-和HO·.  相似文献   
56.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地表水都存在锰超标问题,这给供水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本文考察了高锰酸盐预氧化强化水中锰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原水经过高锰酸盐处理后,水中的锰含量明显降低,当高锰酸盐投加量达到0.5mg/L之后,水中的锰离子浓度已经达到了原子吸收检出限以下,但色度有所增加.当高锰酸钾∶硫酸亚铁=1∶4时,水中的锰去除效果较好,色度降低,随着亚铁离子投加比例的增加,水中锰的去除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57.
统计了南宁市地下水中Fe的变化情况,实验研究了Fe的物理化学行为与土体强度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铁对土体强度影响的双向性.结果显示,城市区域将由于Fe的溶蚀、置换作用等使土体强度降低;城市区域CO2分压增高将促进土体中铁的溶蚀而使土体强度进一步恶化.在含水量相对较高时,铁质胶结物被溶解、迁移,土体强度降低;而在含水量相对较低时,铁质胶结物不易被溶解,而更趋向于发生沉淀反应,使土体对铁的吸附作用加强,从而使土体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58.
铁离子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关氮、磷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但关于铁离子对滇池藻类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以滇池藻样为对象,实验了不同铁离子浓度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范围铁离子对滇池藻类光合作用的促进或抑制是影响其生长的最主要因素.实验结果提示, 在控制湖泊藻类生长时,除了要注意控制氮、磷之外,还应考虑铁离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Fenton反应中水解Fe(Ⅲ)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nton反应中Fe(Ⅲ)的水解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H2O2和小于0.2mg/L的Fe^2 的存在对Ferron试剂及后续的络合反应没有影响。当水解度相同的,Fenton反应生成的Fe(Ⅲ)比一般铁盐具有更强的水解趋势。Fenton反应生成的Fe(Ⅲ)的水解形态受到H2O2浓度和水解度的影响较大。水解速率随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高聚合态所占的比例却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60.
锰离子、铁离子液相催化氧化吸收SO2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Mn^2 ,Fe^2 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由实验得出最佳的Mn^2 浓度为0.06-0.09mol/L,最佳的Fe^2 浓度为0.20mol/L左右,与传统的石灰法相比,该法避免了结垢和堵塞,降低了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