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449篇
安全科学   224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1102篇
基础理论   280篇
污染及防治   153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壳聚糖螯合剂去除水中Cu^2+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了用海虾、蟹壳为原料制取的脱乙酰度为69%的壳聚糖,在电解质存在下螯合絮凝除铜的方法,对Cu^2+浓度为20-60mg/l的水样,除铜率为99.5%。  相似文献   
32.
铜的火法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转炉渣,该转炉渣富含铜金等有价金属,通过磨碎选别得以回收,大量的渣尾作为废料排放。如某铜业公司每年产出含铜金转炉渣8万t,渣尾排放每年达7万t,堆存这些渣尾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渣尾中含有大量的铁硅成分,是水泥生产中的铁质校正材料。1 渣尾性质该渣尾不但含铁高、杂质低,而且水泥生产要求的其它成分也高,粉磨细度完全达到水泥粉体要求。具体见表1渣尾化学多元素分析和表2渣尾粒度分析。表1 渣尾化学多元素分析元素FeSiO2 Al2 O3CaOMgOPS含量/%4 7 97 3 0 781 3 81 2 1 0 75 …  相似文献   
33.
从碱性蚀刻废液中回收二氯四氨合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碱性蚀刻废液中直接通入氨气的方法,从废液中得到了固体 Cu( N H3)4 Cl2。并对此新工艺的优化条件进行了试验,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4.
改性稻草吸附铜离子的动力学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稻草改性后吸附铜离子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研究表明吸附相当好地符合假二级吸附速率模型,测定了在4个温度下(15℃,27℃,37℃,50℃)的吸附速率常数。吸附平衡可用Langmiur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处理。讨论了pH对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预处理的铜绿假单胞菌对Cu2+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电镀废水污泥中分离,纯化获一高抗铜菌株,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采用不同浓度盐酸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预处理,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如溶液的pH,温度,摇床转速,接触反应时间对未处理菌和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0.1NHCl预处理的菌体具有最佳吸附效果,pH、摇床转速对菌体的吸附具有较显著影响,温度对菌体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6.
林坚  张优珍  邝萍 《环境工程》2002,20(3):62-63
采用双环已酮草酰二腙 (简称BCO)光度法 ,对含铜三氯化铁蚀刻废液综合利用过程中铜的快速测定进行了研究。重点对铁基体对于铜测定的干扰情况进行了研究。在选择的最佳分析条件下 ,测定三氯化铁蚀刻废液综合利用过程含铜浓度为 0 4 6g L的还原液时 ,其相对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1 0 5 %、99 2 1%、10 0 2 %。本方法简单快速 ,测定 1~ 2个样品仅需 30min。  相似文献   
37.
刘汝娥 《陕西环境》1997,4(3):26-27,30
本文根据被测信号具体情况,利用曲线补偿,变时溶出示差技术,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使H^+,Hg等对溶出造成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对O2波士 也可加以抵消,进一步发迹了谱图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38.
本文研究了Cu(Ⅱ)、吡啶与间苯二酚的显色反应,发现在pH=9.0NH3-NH4Cl缓冲溶液中,Cu(Ⅱ)、吡啶能与间苯二酚形成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5.0×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比为Cu(Ⅱ):吡啶:间苯二酚=1:2:1,间苯二酚浓度在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此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间苯二酚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9.
为揭示利用蚯蚓活动强化甲胺磷降解的可行性,采用了微宇宙培养方法,通过有蚯蚓和无蚯蚓的对比实验,考察了乙草胺和铜分别与甲胺磷共存条件下污染黑土中甲胺磷降解过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蚯蚓,甲胺磷单一污染的土壤中甲胺磷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蚯蚓活动能促进甲胺磷降解过程的进行.土壤中乙草胺或铜与甲胺磷共存时,均明显地干扰了甲胺磷降解过程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根据化学结构分析,推测两者对甲胺磷降解规律的影响机制可能类似.铜与甲胺磷复合污染的土壤中甲胺磷含量明显高于乙草胺与甲胺磷复合组,说明铜较乙草胺对土壤甲胺磷降解过程的延缓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