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0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89篇
安全科学   1556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429篇
综合类   2689篇
基础理论   311篇
污染及防治   251篇
评价与监测   160篇
社会与环境   363篇
灾害及防治   14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采用零价铁(Fe~0)活化过硫酸铵工艺降解酸性红R染料废水,研究了反应pH、初始酸性红R浓度、Fe~0投加量、过硫酸铵浓度、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酸性红R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红R降解的最佳条件:液相pH=3.0、Fe~0投加量0.05 g/L、过硫酸铵浓度0.4 g/L,初始浓度50 mg/L的酸性红R废水室温条件下反应60 min,废水酸性红R的降解效率可达98%;影响Fe~0活化过硫酸铵降解酸性红R的主要因素是pH、Fe~0添加量及过硫酸铵浓度。  相似文献   
722.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90%以上,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而目前对于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机制和影响强度等都没有完全知晓。本文从2003~2012年间的典型人因事故案例的原因分析入手,初步确定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建立了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层次模型,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了排序,依次为组织管理因素、员工个体因素、领导力因素、群体因素和物态环境因素,为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以及控制煤矿人因事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3.
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利用RAD7测氡仪对西安市室内外氡浓度进行监测,考察了室内外氡的日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因素与通风条件对氡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室内氡浓度日变化范围在40~100 Bq/m~3,呈现夜高昼低的分布特点,且与温湿度分别呈负、正相关关系。自然通风3 h氡浓度可降至室外水平。不同气流形式下,室内氡浓度均随换气率增大而减小,且均在换气率为2次/h的情况下降至室外水平,下降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侧送顶排、侧送底排、侧送侧排。室外氡浓度日变化范围在3~33 Bq/m~3。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清洁天与霾天时,氡浓度日变化仍为夜高昼低,清洁天变化范围较霾天更为明显;雨天无明显变化规律。不同天气下,室外氡浓度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霾天、清洁天、雨天。加强室内通风、选取合适的气流组织形式,以及保持空气清洁可作为室内外降氡防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24.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3,他引:13  
好氧颗粒污泥凭借其密实的结构、多样的微生物种群以及优良的沉降性能,已经引起了污水生物处理领域许多学者的兴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和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微生物相、环境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好氧颗粒污泥模型以及在处理市政污水和含毒工业废水上的应用,并展望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5.
依据2007年4月对南黄海调查所得的溶解有机碳(DOC)数据,初步分析了南黄海DOC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年春季南黄海DOC的质量浓度为0.91~2.69 mg/L,平均值为1.62 mg/L,北部近岸DOC浓度高,长江口北部海域及南黄海中部外海DOC含量较低;在垂直方向上,10 m层DOC含量略高,各水层量值相差不大。DOC的分布趋势主要受控于水文结构,某些河口海域,生物生产对DOC含量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26.
对中原油田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7.
磁化-厌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化对好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较多,文章在厌氧条件下,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对不同种类的有机污水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磁处理对提高水中有机物分解更为显著;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磁处理对厌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磁化-厌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728.
硝化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间歇式批试验法,改变pH值、DO浓度和温度,试验发现:当pH值分别为8.2、7.5、9.2、6.5和5.0,DO分别为1.0mg/L、2.0mg/L、4.5mg/L和温度为30℃、25℃、35℃和10℃时,氨氧化速率依次减小。进水氨氮浓度为50mg/L~250mg/L,保持pH值为8.0±0.2时,游离氨浓度为4.45mg/L~22.68mg/L左右,最大HNO2浓度远<0.2mg/L,游离氨和HNO2对好氧氨氧化菌的影响较小。结果表明,pH值、DO浓度和温度对好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有显著影响。在富集过程中,控制pH值、DO浓度和温度是关键因素,游离氨和HNO2进行适当控制,以保证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而不抑制好氧氨氧化菌。  相似文献   
729.
超声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方法.能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率和增强水处理中的可生化性(BOD/COD),在焦化等难降解废水处理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综述了超声空化降解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超声技术在我国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30.
海南岛地表水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始于2004年的海南岛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对全岛的地表水进行了区域调查取样,分析测试了24项指标(部分样品增加测试12项)。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指标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体水质标准,只有Hg和总氮存在区域性的超Ⅲ类水体水质。经对样品的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全岛地表水样品主要分为4类,分别反映了地表植被、海水入侵、灌溉水田排水、矿山废水排放对地表水化学成分的控制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依地表水样品所处的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按一定顺序对样品进行编号赋值(沿海的土地视为"海洋利用方式"),该赋值与聚类分析所得到的样品类别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8280,表明海南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地表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海南岛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提高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