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54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坡地果园是大渡河干暖河谷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而土壤生物学特性是土壤肥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解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坡地果园的土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黄果柑坡地果园不同经营模式(散户和集体经营)和不同坡位(下坡、中坡和上坡)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并探讨它们与细根生物量、土壤养分等的关系.结果显示;经营模式和坡位...  相似文献   
242.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有必要界定“都市生态农地”概念。都市生态农地是指在都市系统中由农用地构成的生态性空间,一般仅限于都市区内,以较大规模和连片的空间形态融入都市功能组团。论文根据城市空间重构过程,推演出两个假设:1)都市生态农地存在圈层分布模式;2)都市生态农地生态价值与农地丰度、区位表征的供需关系相关。以广州的镇街为空间单元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从区位上看,广州都市生态农地基本可分为核心圈层、过渡圈层和外围圈层,验证了假设;2)基于区位和丰度差异,将都市生态农地分为三大类12级,为制定保护政策提供分类指导;3)农地生态功能是公共产品,但在政府与市场双失效下产生了租值消散。论文在总结核心圈层的国有化模式、外围圈层的区域协调模式后,建议在过渡圈层通过设立农地发展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43.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各地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进入土地市场隐形流转已相当普遍。实践发展迫切要求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配套制度。因此,研究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高效、符合河南省实际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措施,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已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选择以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规范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4.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原因,为完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主要存在市场化受限,违法现象突出和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价格机制、信息不充分和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  相似文献   
245.
应急要闻     
李希主持广东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提升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本刊讯上月18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46.
“车至4山前必有路”。其实车到哪里都必须有路。不能开动的车从实质上说不能算是车,而要开动就必须上路。因此,无论从功能还是结构上说,路都是概念和现实的车的必然组成部分。鲁迅曾经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长期被当作至理名言,但是用在车道上则有些不对了。车道可不是人行小路,可以“走”出来的。它要求一定的宽度、  相似文献   
247.
集体建设用地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储备",在"入市"过程中,"同地同权同价"则是集体建设用地公平入市的基本准则。本文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土地产权及市场制度进行对比梳理,探究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同地不同权不同价"的内因,结果表明要实现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公平入市,必须以科学的用途管制为基础,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和坚持市场机制引导等,最终实现土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8.
中共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再次凸显流域生态治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然流域生态治理至今仍是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的难题。流域生态治理问题究其根源及矛盾冲突所在,缘于流域生态的外部效应及其公共物品特征引致的个体选择与集体目标的背离。在技术分析层面上,集体的大小以及集体中个体数量的多寡对于个体行动选择尤其是搭便车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小集体治理方式比大集体行动更具效率,既可增加个体一致行动的承诺,也可更好地贯彻有效监督原则,是提高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考虑流域生态涉及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结合个体行为选择的技术分析,多元小集体共同治理模式将是解决现有流域生态治理困境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49.
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状况。由于区域环境污染具有跨界性,在环境规制的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根据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博弈呈现出的长期性和动态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未引入约束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不会受到政府间外部效应的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不执行环境规制行为的处罚力度、政绩考核体系中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的污染排放削减量以及不执行环境规制的污染排放增加量,是影响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决策的重要因素。在未引入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会通过权衡环境规制收益和环境规制成本进行策略选择,当环境规制净收益为正时,选择执行环境规制的地方政府数量会逐渐增加;当环境规制净收益为负时,选择执行环境规制的地方政府数量会逐渐降低。缺乏约束的地方政府很可能陷入环境规制决策的"囚徒困境"。而约束机制的引入可以引导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决策向"帕累托改进"的方向演化,通过降低环境规制成本、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力度以及提高政绩考核体系中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促进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高效执行。  相似文献   
250.
林权,是指集体的山林。这次涉及涵盖我国70%国土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集体山林(以下简称林权改革)。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这是指导新时期林业发展和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福建、江西等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浙江、陕西、湖南、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