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道德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引导好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平衡功利主义与责任意识、享乐思想与奉献精神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前大学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充分调动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各自资源的力量,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92.
民间环保组织现今已成长为中国环保事业的中坚力量,但现行立法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严重羁绊着该类社团的发展壮大.民间环保社团应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合法性与行政合法性,并积极探索健全内部组织机制的途径,以保证民间环保社团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3.
自气候谈判启动以来,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全球气候治理的集体行动每每到了关键议题,就会止步不前,很难达成统一协定,于是解决“搭便车”就成了气候治理全球行动进行下去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看,造成“搭便车”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气候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二是气候治理的巨额交易费用,三是参与气候治理的成员结构。本文将对这三点进行系统梳理,为“搭便车”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4.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从合作困境走向责任共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方行政区域的分割,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仅局限于省行政区内,局部的流域生态补偿从根本上割裂了流域的整体性,使我国流域生态补偿陷入了"跨不出省界"的困境。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是加强流域上下游之间协商与合作的创新体制,填补了省际间流域生态补偿范围上的空白,有利于实现全流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相似文献   
95.
节能减排理念下切实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极为必要,也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在节能减排理念下的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也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尚未达到最优效果。文章即重点围绕着节能减排理念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首先明确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节能减排理念下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针对这些困境探讨了未来优化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结构性环境问题——我国环境评价遭遇的"结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小阁  栾胜基  艾东 《生态环境》2008,17(2):879-884
近年来 "结构性环境问题"在我国频发,尤其是结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而突出表现为一种困境--"符合环保先进标准的高环境风险项目".当前学界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从物理层面转向社会层面,然而,对环境评价的研究还停留在基于环境要素功能特征的方法改进和制度完善,当前的结构性环境问题反映出的环境资源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不合理性分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由此,文章借助析出的环境问题两个主要影响变量: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对"结构性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文章借助系统论的功能-结构理论,结合厦门PX项目事件,认为现有环境评价主要定位于"功能性"特征,还不能针对性地把握结构性环境问题,由此面临结构性困境.为了避免这种困境,有必要进一步展开针对结构性环境问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制度研究,而且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构性"转化也具备着基础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97.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损害赔偿制度“重赔偿,轻修复”,伴随着赔偿的范围不清晰、标准不统一的难题,已对生态环境的救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体系定位出发,梳理生态环境赔偿制度的立法发展历程,分析制度进一步构建的现实困境,为其提出优化建议和改革路径,着重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启动条件、诉讼范围,建立统一的评估体系,加快推进完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衔接,体系化解决环境问题,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8.
我国的国有中小企业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来,已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非常活跃的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尽管政府和企业都作出了很大努力,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方法,然而大多数亏损企业的困难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那么,企业怎样才能赢得主动权,从亏损的泥潭中挣脱出来?笔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考察.结合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呈现出集体经济困难、人居环境恶化和农田水利废弛等各个方面全面衰败的景象。灌溉作为农村典型的公共事务,对于从微观层面揭示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代表性意义。关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在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中鲜有讨论。本文基于2014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21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1 507个农户的灌溉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农户家庭劳动力外流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外流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弱化了农村集体行动能力,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同时,计量结果表明:平原地区、水资源自然条件一般的村庄、耕地位于灌渠的中游、农户的承包地经营面积较大、农户的承包地块数较多、灌溉对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性较大以及村庄对私自挖渠取水有惩罚措施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村庄位于城市郊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灌溉缺水历史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用水户协会的有无对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没有显著的影响,原因是中国农村大多数用水户协会是行政力量推动下的产物,实际作用并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近20年来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给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研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事务挑战及其应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作为未来重要的学术方向。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是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如何培育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作资源,实现农村社会有效的集体行动机制,是未来扭转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田慧芳  杜国辉 《绿叶》2012,(12):62-67
加快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出口结构,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低碳转型需要通过政策、技术进步以及资金来实现。我国低碳转型首先面临两大瓶颈——技术瓶颈和资金瓶颈。因此低碳转型需要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提高低碳技术的溢出效应:同时搭建多元化融资平台,解决资金难题,更要兼顾现实国情,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