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20篇 |
免费 | 412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50篇 |
废物处理 | 700篇 |
环保管理 | 990篇 |
综合类 | 3642篇 |
基础理论 | 344篇 |
污染及防治 | 290篇 |
评价与监测 | 62篇 |
社会与环境 | 350篇 |
灾害及防治 | 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92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190篇 |
2014年 | 425篇 |
2013年 | 242篇 |
2012年 | 361篇 |
2011年 | 352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306篇 |
2008年 | 436篇 |
2007年 | 362篇 |
2006年 | 307篇 |
2005年 | 273篇 |
2004年 | 245篇 |
2003年 | 270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180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环境责任理论的背景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客观地必然地与大自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始人类为了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不得不为改善生存环境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却在无意识中破坏了自然界自身早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工业化以来,人类利用手中的权利挥霍着地球有限的资源,肆无忌惮地捕捞、放牧、砍伐,原来的绿洲变成荒漠,水不再清、天不再蓝,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整个生境系统。 相似文献
133.
分类垃圾场变"垃圾围城"为"资源围城"
众所周知,城市生活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这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34.
潘少军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6):12-13
区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多次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并需要对区域内的产业进行重新调整、组合、聚集。 相似文献
135.
解少君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11):27-29
能源是经济命脉,但能源的碳耗用量高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节约利用能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能源在后石油时代的必然方向。在后工业经济时代,能源战略同时承载着减排和低碳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6.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考虑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相结合的道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生态资源环境稀缺的区域推进经济生态化,在生态资源丰富而经济技展水平较低的次发达区域推进生态经济化。 相似文献
137.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1,(5):69-69
最近,巴西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用甘蔗提炼的乙醇生产出了高密度的聚乙烯。经过美国实验室认证,这种用甘蔗生产出来的塑料和以石油为原料的传统塑料一样,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和属性,是100%的可再生塑料。 相似文献
138.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1,(5)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但还远不是世界技术创新中心。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内部产生了对新技术的需求,正在使得我国企业加快基于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从而有利于我国向世界技术创新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139.
高炉瓦斯灰是炼铁过程中由高炉煤气携带出的炉尘,它由高炉炉料粉末和在高温区激烈反应而产生的微粒组成,是钢铁企业主要固体排放物之一。瓦斯灰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除铁之外还有许多未燃烧完全的炭和铅、锌、铋、铜、铟、镉、砷及轻质碱金属氧化物。瓦斯灰粒粒径小,密度小,干燥后极易飘散于大气中,在空气中易于形成成分复杂、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的飘尘。瓦斯灰中含有铁、碳和少量有色金属,属宝贵的二次资源,若不能有效治理和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对瓦斯灰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瓦斯灰的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0.
王奉安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1,(7):30-32
生命离不开水,但给地球万物带来雨水的大气对流层并不总是温文尔雅、乐善好施的。它在每年的汛期里经常会“大发脾气”,将大量雨水倾泻下来,形成暴雨、大暴雨,造成江河横溢、田地被淹、房屋受毁、交通瘫痪、人畜死亡,给人类以重创。今年6月23日京城的大暴雨令人触目惊心:是日下午,大雨伴随大风倾盆而下,昼如暗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