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95篇
安全科学   613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208篇
综合类   1313篇
基础理论   291篇
污染及防治   175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61.
采用吸附柱穿透曲线法测定了30℃不同相对湿度(RH)下4种低浓度有机蒸气(VOC)在活性炭上的等温吸附量,结果表明,水蒸汽对VOC吸附平衡的抑制作用。随着RH的增大,VOC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且随着VOC分子极性的增强则有所增大;VOC水蒸汽吸了平衡的抑制作用,随着VOC分子极性的增强是有所减弱,提出一个基于竞争吸附机理的olanyi-Dubi-min方程,解释空气湿度对低浓度VOC在活性炭吸附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2.
饮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饮水致突变物的主要成因研究了减少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措施。结果表明:进厂源水生物膜预处理,可使致突变前体物,如藻、腐殖酸、总有机碳等含量分别减少68.2%、23.9%、37.2%,使水厂加氯量减少50%,最终使所制饮水的致突变件减少30%。改革加氯消毒方法可使饮水致突变活性降低,不同消毒剂所致致突变活性顺序为Cl2>ClO2Cl2+ClO2>源水,Cl2+ClO2等量联合消毒优于单一加氯消毒法,既可提高所试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一至数倍;又可使饮水中CHCl3,减少91.5%-96.5%,致突变活性减少27.6%。  相似文献   
563.
新型聚乙烯包装材料的可环境消纳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借助人工加速老化实验箱、户外暴晒架、自然土壤填埋坑等实验方法,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热-红联用仪和乌氏粘度计等测试方法对所研制的新型聚乙烯(PE)塑料包装材料的可环境消纳性能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自然暴露35d,羰基指数(CI)为45,光照10d后自然土壤掩埋,一年后CI为70,粘均分子质量Mη降到3678;生物降解性能达到3级;进行焚烧处理,尤其是在受光照后进行焚烧,可完全燃烧,不产生有害气体或粉尘。  相似文献   
564.
铬(Cr)是电镀类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开展土壤中Cr(III)和Cr(VI)的生物可给性研究对于准确评估Cr污染场地风险,克服污染场地过度修复问题十分关键.本研究采集我国栗钙土、红壤、潮土3种典型土壤,通过添加相同浓度污染物的方式制备成Cr(III)或Cr(VI)污染土壤.随后利用5种体外方法(in vitro),对3种土壤经口摄入的Cr生物可给性进行比较与健康风险评估.进而从土壤理化性质、Cr赋存形态、土壤矿物组成方面,对不同土壤在溶解度生物可给性研究联盟(SBRC)方法中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Cr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水平,提高风险控制值,其中,SBRC方法在评估中更具有保守性.3种土壤在相同的Cr(III)和Cr(VI)污染浓度下,栗钙土相较于红壤和潮土在肠期具有更高的生物可给性和健康风险.此外,土壤黏粒、有机质含量及迁移系数能够影响土壤Cr的生物可给性,土壤矿物种类赋存不同也是造成Cr(III)和Cr(VI)在不同土壤中生物可给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5.
基于污染场地土壤中重金属人体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模拟测试土壤中重金属在人体胃肠系统中的溶解量(即人体可给量),并以此作为暴露剂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于总量评估导致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可给性测试方法,着重介绍了PBET(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SBET(simplified bioaccessibility extraction test)、RIVM(rijksinstituut voor volksgezondheid en milieu)及UBM(the unified bioaccessibility method)这4种常用方法的原理及主要参数取值;对目前测试方法在参数(pH、提取时间、提取液组分)取值、模拟过程与环境(消化过程、模拟环境、食物、微生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介绍了基于重金属人体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建议应在以下4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①基于我国人体胃肠生理特征建立土壤中重金属可给性的标准测试方法;②研究影响重金属可给性的关键因素并建立经验预测模型;③结合in vivo测试,验证方法的准确性,耦合结肠癌细胞跨膜转运测试模型,研究测试重金属的人体有效性的标准方法;④建立基于重金属可给性的层次化风险评估方法,完善现有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相似文献   
566.
不同磷源及浓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维东  钟娜  刘洁生  张洁玲  何洋 《环境科学》2008,29(10):2760-2765
探讨了不同磷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情况,分析了碱性磷酸酶在营养盐利用方面的作用,对不同营养盐条件下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DSP)的合成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以NaH2 PO4、β-甘油磷酸钠和ATP分别作为唯一磷源时,NaH2PO4组和ATP组最大生长速率(βms)差异不大,β-甘油磷酸钠组稍低;ATP组最大生物量(X)明显高于NaH2PO4组和β-甘油磷酸钠组.实验浓度范围内,β-甘油磷酸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比较低,而ATP组活性较高.NaH2PO4组因其浓度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差异.浓度>2μmol/L时,活性比较低,<2 μmol/L时,活性明显增高.μ-甘油磷酸钠组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总含量和单位藻细胞OA含量最高,NaH2O4组次之,ATP组最低.这些结果表明,利玛原甲藻町吸收利用无机磷NaH2PO4和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及ATP.其中,NaH2PO4和ATP的营养价值基本等效,而β-甘油磷酸钠的营养价值较低.ATP较NaH2PO4和β-甘油磷酸钠更有利于维持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利玛原甲藻可以直接利用β-甘油磷酸钠;而ATP则需要碱性磷酸酶水解后才能利用.利玛原甲藻毒素的合成与营养盐的形态有关,不同营养盐条件下DSP的合成不同.β-甘油磷酸钠为磷源时,DSP合成量最多.磷盐对DSP合成的影响与该磷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的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67.
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镉中毒的性未成熟鸡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LHR)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二者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加镉组二者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由此认为,在卵巢发育早期阶段,镉通过降低FSHRmRNA和LHRmRNA的表达水平,影响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生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68.
太阳光Fenton氧化对含酚废水生物降解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太阳光Fenton氧化预处理对含酚废水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及太阳光Fenton氧化-生化法联合工艺对煤气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煤气含酚废水和模拟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均较差,太阳光Fenton氧化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性,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废水的BOD5/COD比值逐渐增大,生物降解性明显增强。煤气含酚废水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的COD和挥发酚去除率均较低。当太阳光Fenton氧化过程H2O2用量为22.5%理论投加量时,采用太阳光Fenton氧化-生化法联合工艺可使煤气含酚废水的COD由1357mg/L降低至104mg/L,挥发酚由198.2mg/L降低至0.47mg/L,COD和挥发酚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69.
重庆乌江河谷地区地形陡峻,滑坡地质灾害沿河谷地带多发,开展乌江高陡岸坡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与线路工程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乌江龙溪-石朝门段高陡岸坡为研究区,提取高程、坡度、斜坡结构、斜坡形态、冲沟、岩组分类、地质构造和道路评价指标因子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评价与精度...  相似文献   
5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