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8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512篇
安全科学   848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358篇
综合类   2136篇
基础理论   525篇
污染及防治   176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38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71.
为了提高火灾事故预测的精度,根据我国火灾事故数据样本较小,波动性较大的特点,将遗传算法优化的灰色无偏预测模型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起来,建立灰色神经网络优化组合模型,充分发挥无偏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小样本的数据预测的优势与BP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点。分别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无偏灰色GM(1,1)模型、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灰色神经网络优化组合模型对我国1998-2008年的火灾事故进行拟合,并对2009-2011年的火灾事故发生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优化组合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精度最高,适用于火灾事故的预测。  相似文献   
672.
为提高冲击地压预测的效率和准确率,在分析冲击地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G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冲击地压预测的新方法。为了避免ELM受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随机性的影响,算法采用GA对ELM的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建立GA-ELM冲击地压预测模型。利用某矿冲击地压统计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将ELM、SVM和BP算法预测结果与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A-EL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相对准确、有效地对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73.
《中国安防》2014,(11):11-11
近期,一种依靠“大数据”理念,通过对以往案发数据、人口和地理信息、甚至天气等多种数据分析,用以预测未来指定时间段内辖区某地域发案概率的全新科技系统——犯罪预测系统,在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分局跨塘派出所正式投入公安破案实战运行,这标志着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数据”应用系统,正式走入公安工作核心视野。  相似文献   
674.
以往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往往需收集建筑设计图纸并需花费较多的人力财力,但实际工程项目开展中往往不易收集到足够量的图纸,因此需要研究适用于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的快速预测方法。建筑现场调研是城市震害预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提出了基于建筑抗震性能快速判定的震害预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实施步骤、判定标准;将该方法应用到某个震害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675.
为了研究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抗药性细菌生长和分布特性及污泥负荷的影响,构建了不同处理负荷的活性污泥工艺,并以磺胺嘧啶抗性异养菌为例,阐述了污泥负荷对活性污泥系统中典型抗药细菌的生长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负荷增大有利于磺胺嘧啶抗性异养菌的生长繁殖,负荷提高后净比生长速率和细菌产量分别由0.32d-1和2.3×106CFU/d提高至0.33d-1和3.1×106CFU/d,活性污泥、出水和剩余污泥中抗药菌的浓度也均显著提高(P < 0.05),但对抗药细菌的相对丰度无显著改变.低污泥负荷下[0.24kg COD/(kg MLSS?d)]抗药细菌主要通过剩余污泥形式排放,排放量比(泥中排放量/水中排放量)为28.4;负荷提高至0.4kg COD/(kg MLSS?d)后,出水抗药细菌排放量显著提高,排放量比为1.1.处理相同水量,高污泥负荷下排放的抗药细菌总量明显降低,提高污泥负荷有利于活性污泥系统抗药性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676.
干旱胁迫对香樟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和持续干旱研究了干旱胁迫(以2 d为一个处理间隔,持续干旱0-16 d)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下香樟幼树的地径、树高生长量受到了抑制.轻度、中度干旱处理(干旱时间2-8 d)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重度干旱处理(干旱时间10 d)下显著低于对照(P0.01);(2)干旱胁迫影响了香樟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进程,妨碍了其有机物质积累;(3)干旱胁迫下香樟叶片光合色素总量先升高后降低,在干旱第8天达到最高.所有干旱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影响香樟幼树的光合作用,在干旱初期(干旱时间2-8 d)气孔因素起主导作用,干旱后期(干旱时间10 d)非气孔因素起主导作用;(4)干旱胁迫下香樟幼树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AQY)、RuBP羧化速率(CE)、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及CO2补偿点(CCP)均显著降低,表明干旱会降低香樟幼树对环境中光照和CO2的利用及适应能力.综上,干旱胁迫下香樟幼树的水分生理状况变差,光合能力及光合日变化进程受到影响,对环境中光照和CO2的利用及适应能力也明显降低,最终香樟幼树的形态生长受到抑制.图3表3参35  相似文献   
677.
为了揭示铅对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L.)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组分的影响及茴香植株对铅的吸收累积特性,本试验采用水培方法,在霍格兰营养液中加入铅,设计0(对照)、1 mg·L^-1、5 mg·L^-1、10 mg·L^-1处理,研究了不同铅质量浓度对茴香植株生长、精油组分及茴香植株对铅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铅质量浓度处理对茴香植株的形态、生物量、色素质量分数、碳和氮质量分数、铅的吸收累积及精油组分均有影响。随着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茴香植株的株高呈降低趋势,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真叶数大致也呈降低趋势,但仅10 mg·L^-1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的最大叶长差异均不显著,最大叶宽仅对照与5 mg·L^-1处理之间差异显著。随着铅质量浓度的增加,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铅处理后的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但铅处理后的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根冠比呈逐渐增加趋势,但仅10 mg·L^-1处理显著高于对照。随着铅质量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呈降低趋势,且均低于对照,叶绿素a/叶绿素b以5 mg·L^-1处理最高,但仅显著高于1 mg·L^-1处理。铅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但仅1 mg·L^-1处理和5 mg·L^-1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全氮质量分数与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除1 mg·L^-1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余铅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的全碳质量分数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茴香植株对铅的吸收累积显著增加。不同铅质量浓度处理下的反式-茴香脑含量和含氧化合物均显著低于对照,以5 mg·L^-1铅处理最低,而柠檬烯含量和单萜类化合物均显著高于对照,以5 mg·L^-1铅处理最高;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呈降低趋势,且均低于对照。因此,铅能抑制茴香植株的生长;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茴香植株对铅的吸收累积显著增加;铅处理能影响茴香精油组分,显著降低反式-茴香脑和含氧化合物含量,而显著提高柠檬烯和单萜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678.
倪婉敏  黄艺 《环境化学》2014,(4):693-694
正自Science上报道了太湖由于营养盐超负荷引起的蓝藻水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健康的威胁后[1],中国淡水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成为水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西湖作为杭州地标之一,其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关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西湖富营养化问题,通过对杭州西湖4个湖区(西湖、岳湖、北里湖和西里湖)氮、磷化学形态和叶绿素分布的分析,结合人工气候室的模拟研究,探索外源氮素输入对西湖优势藻类生长的影响,揭示不同外源氮素(NH+4和NO-3)对西湖各湖区藻类生物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679.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leachate can be applied as a reference for landfill stabilization phase. In this work, leachates with different ages were collected from Laogang Refuse Landfill, and characterized with 14 key parameters. Simultaneous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applied to develop a synthetic parameter-F based on these 14 parameters, and a logarithm equation was simulated for the landfill stabilization process finally. It was predicted that leachates would meet Class I and Class II in standard for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landfill sit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GB 16889-1997) after 32 years and 22 years disposal under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in the humid and warm southern areas of China, respectively. The predication of landfill state would be more accurate and useful according to the synthetic parameter F of leachate from a working landfill.  相似文献   
680.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properties of two oleaginous microalgae, namely, Scenedesmus sp. LX1 and Chlorella sp. HQ, under different nutrient conditions. Both algal species obtained the highest biomass, lipid content and lipid yield under low-nutrient conditions (mBGll medium). The biomass, lipid content and lipid yield of Scenedesmus sp. LX1 were 0.42g·L^-1, 22.5% and 93.8mg·L^-1,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we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hlorella sp. HQ (0.30g·L^-1, 17.1% and 51.3mg·L^-1, respectively). These algae were then cultivated in an SE medium that contained more nutrients; as a result, the biomass and lipid yield of Scenedesmus sp. LX1 reduc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Chlorella sp. HQ. Opposite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lipid and triacylglycerols (TAGs) contents. The cell sizes of both algal species under low-nutrient condition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under high-nutrient conditions. Chlorella sp. HQ cells did not aggregate, but Scenedesmus sp. LX1 cells flocculated easily, particularly under low-nutrient conditions. In summary, low-nutrient conditions favour the growth and lipid production of both algae, but Scenedesmus sp. LX1 outperforms Chlorella sp. H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