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走祁连     
西虎 《环境教育》2010,(2):16-20
祁连山西衔阿尔金山东接秦岭,是由数条平行排列的山地组成,其中有党河南山、大雪山、疏勒南山、走廊南山、青海南山、拉脊山等,多数山峰超过海拔4000米,河谷及青海湖盆地相间分布区域的海拔高度2500~3500米,地理教科书称其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黄土广布,流水作用强烈,阶地亦较发育"。  相似文献   
92.
青海湖,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景独特,生态地位重要,更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3.
为了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的防治,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环青海湖地区气温对草地蝗虫影响较为明显是在蝗卵越冬期和孵化期。降水量太多不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但降水适量因有利于蝗蝻出土可能会增加蝗虫基数。青海湖级湖成阶地和构造台地有利于蝗虫的繁育。土壤的温度、质地及水分和盐分含量对草地蝗虫的发生和繁育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4.
乔凯  郭伟 《地球环境学报》2013,(4):1399-1405
如何对多源、多尺度和不同分辨率的海量影像数据进行高效存储与管理已成为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的关键。镶嵌数据集是当前管理栅格影像数据的新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镶嵌数据集管理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与入库技术流程。同时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选择最新的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与Aster DEM两种数据格式为例,应用新的镶嵌数据集数据处理与入库技术,实现了不同格式影像数据的镶嵌处理、数据系列产品的生成以及不同格式栅格数据的标准统一与数据建库工作。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镶嵌数据集可以高效地处理不同来源、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格式的影像数据,可以实现多种类型影像数据及相关数据产品的实时构建、快速查询以及大容量数据的高效存储,说明应用镶嵌数据集在多源数据集成管理、数据显示以及网络并发访问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环青海湖地区这一蝗灾高频发生的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区 ,以 1997~ 1999年观测资料和有关历史资料为基础 ,比较系统地分析和阐明了该区草地蝗虫数量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地形条件、土壤性质、植被类型等生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对防蝗治蝗和进一步建立蝗灾预测模型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冯宗炜  冯兆忠 《生态环境》2004,13(4):467-469
分析了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湖水水面下降,水质恶化;草地退化日趋严重,“草原三害”面积不断增大。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渔业资源濒临枯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项防治对策:(1)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2)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概念引入到流域的治理中;(3)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4)大力发展林一草间作,增加植被覆盖度;(5)尽快组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97.
青海湖老碳效应的时空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青海湖周边的湖水和河流DOC、DIC浓度、~(14)C浓度,以及1F孔不同深度13个碳酸盐的~(14)C年代分析,厘清青海湖老碳效应空间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在空间上,青海湖DIC和DOC的~(14)C的老碳各条河流分布极不均匀,南边的老碳效应明显比北边小,河流的老碳明显比湖水偏老,引起青海湖沉积物老碳效应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由于北边主要河流将流域内的老碳输入湖区引起,并非由于湖水和大气的交换不畅引起的碳库效应。在时间尺度上,碳酸盐~(14)C的老碳平均值比有机碳的~(14)C老碳平均值偏老。由于入湖物质的变化,在全新世前,有机碳和碳酸盐的老碳比全新世后偏老。  相似文献   
98.
青海湖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以青海湖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是青海湖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更是保持青海湖自身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保持青海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值得众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9.
要闻     
<正>首届全球爱母亲·爱家园——"黑嘴鸥杯"纪实作品有奖征文活动举办由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主办,辽宁侨园杂志社承办的  相似文献   
100.
黎海华 《绿叶》2012,(6):33-35
采访手记葛玉修在"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就环境教育接受本刊采访时,他结合近二十年的绿色中国情缘和环境教育实践经历指出,环境教育要特别注重针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让学生从小具备环保观念、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未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环境教育工作应通过促进环境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将生态思想根植于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