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295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508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本文通过作者近19年来从事仪器设备计量、维修、科研试验技术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中对仪器设备静电防护工作的开展,根据静电产生原因和对仪器设备的危害现象,提出仪器设备广义静电防护,即设备在设计阶段、科研试验使用阶段、维修阶段全生命过程都应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特别提出仪器设备全生命过程中防护静电的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护方式——蜡烛绝缘隔离防静电.对仪器设备设计人员、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开展可维修性、可测试性、安全可靠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2.
893.
萤石,主要化学成分CaF_2。萤石及氟化工产品由于它的优异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的萤石资源丰富,但品位偏低。因此全国各地搞了许多浮选厂来提高品位,浮选所得精矿粉<200目,含水量10%~15%。而作为氟化工原料,要求水份<0.5%,必须对湿粉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工艺最关键技术就是烟尘的达标排放。我们根据CaF_2的粉尘特性,采用改进型静电除尘  相似文献   
894.
饮食业油烟治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饮食业油烟治理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几类技术的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5.
浅谈静电及其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小东 《环境技术》2000,18(6):38-42
静电危害的严重性和防范的必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本文从静电的产生,静电危害、静电防护等几方面探讨有关静电和静电防护、检测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96.
细颗粒物是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的难点.三河电厂通过技术集成进行“近零排放”技术攻关,包括采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以提高细颗粒物的除尘效率、利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提高脱硫系统的协同除尘性能、通过湿式静电除尘器实现细颗粒物的深度控制.结果表明:三河电厂通过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后,4台燃煤机组先后实现ρ(烟尘)、ρ(SO2)和 ρ(NOx)分别低于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天然气燃气轮机组各自排放限值(5、35和50 mg/m3).其中,1~3号机组排放ρ(烟尘)分别为5、3、2 mg/m3,截至2016年3月15日,4号机组ρ(烟尘)连续265 d在1 mg/m3以下.采用低低温静电除尘技术后,4号机组除尘效率由99.86%升至99.89%,同时可凝结颗粒物前驱物SO3的脱除效率从25.88%升至46.12%;3号机组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后,100%负荷下协同除尘效率从34.29%升至87.66%以上,全负荷运行下吸收塔出口ρ(烟尘)稳定在3 mg/m3左右;1号、2号、4号机组在100%负荷下湿式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分别为77.87%、88.82%、83.60%,2号湿式静电除尘器对PM2.5、PM10和SO3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8.37%、97.31%和42.23%.   相似文献   
897.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暴露于不同浓度苯并[a]芘后,刺参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规律。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组(1、5、10、20μg/L)、空白对照组和丙酮溶剂对照组,在染毒2 h、6 h、12 h、24 h、2 d、4 d、7 d、14 d和21 d取样分析,其中第14天放入清洁海水中恢复7 d,分析了苯并[a]芘与刺参SOD、CAT之间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在苯并[a]芘作用下,刺参的SOD酶活性在第6小时、12小时和21天时与苯并[a]芘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_(6h)=0.959 2(P0.05)、R_(12h)=0.945 8(P0.05)、R_(21d)=0.959 6(P0.05)。刺参CAT的诱导随水体苯并[a]芘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第2天、第4天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_(2d)=0.790 6(0.01P0.05)、R_(4d)=0.953 3(0.01P0.05)。由此表明,在苯并[a]芘染毒作用下,刺参组织解毒代谢指标SOD和CAT都出现了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经相关性分析提出刺参组织SOD和CAT酶活力可以作为评价苯并[a]芘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98.
可吸入性粉尘对环境、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但由于粒径小而难以被除尘器直接捕集。电凝并是通过电场的作用使粉尘粒子荷电而发生凝并,使之有效直径增大从而便于捕集的简单、易行方法。研发采用偶极荷电凝并器并利用重力沉降作用测试可吸入性粉尘电凝并效应的实验装置,在测试段设置沉降板放置若干载玻片作为取样点。采用粉煤灰为实验样品,分别在未荷电、电压18 k V,20 k V 3种状态下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实验装置可以有效测试粉尘在测试段的沉降效果,显微镜直接观察和图像粒度分析处理以及中位径分析表明,荷电凝并后的粉尘粒径明显增大,大粒径粉尘百分比明显提高,平均粒径亦有所增大,且电压越高,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99.
为了有效控制皮带机转运点的粉尘污染,研发了一种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该除尘罩主要由Ω形极板罩、高压放电极和回流风机等构成,通过调节回流风机的流量,可以使微细粉尘在循环流动中被反复净化。因而研究回流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是重要的。试验直接采用实物静电除尘罩,试验粉尘采用中位径为4.496μm的石灰粉,用滤膜称重法测粉尘质量浓度,通过回流风机控制回流量大小进行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外加电压下,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的除尘效率随回流率增加而提高,当电压大于50 kV,回流率ζ=30%时,除尘效率超过90%,但当回流率ζ30%,除尘效率增加趋缓。当初始粉尘质量浓度为102.34 mg/m~3时,在试验条件下改变回流率和电场强度,排放质量浓度最低可达到5.16 mg/m~3,可实现超净排放。  相似文献   
900.
苯并[a]芘超标污泥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但目前缺乏合适的处理工艺。以国内油气田污泥处理为例,针对该污泥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低等特点,对苯并[a]芘去除方法、污泥干化及高温处理工艺装备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采用低温干化-高温热解处理工艺路线,可较经济地实现苯并[a]芘超标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同时也为多环芳烃类危险物质超标的污泥、土壤等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