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506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1100篇
基础理论   320篇
污染及防治   201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表面酸碱2步改性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了酸碱2步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水相中Cr(Ⅵ)的影响.将活性炭(AC0)在HNO3溶液中氧化(AC1),然后在NaOH和NaCl的混合液中处理(AC2).分别采用平衡和连续吸附试验,测试Cr(Ⅵ)的吸附特征.以Boemh滴定法定量检测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数量,结合元素分析结果定量表征活性炭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变化;以低温液氮(N2/77K)吸附法分析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结果表明:活性炭经2步改性后,其Cr(Ⅵ)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均显著改变.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大小依次为AC2>AC1>AC0.改性活性炭表面积下降,表面含氧酸性官能团数量增加.HNO3液相氧化处理可使活性炭表面生成带正电含氧酸性官能团,第2步改性后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H+部分被Na+取代,使活性炭表面酸性降低.表面较多的含氧酸性官能团(与AC0相比)、适宜的表面pH(与AC1相比)是AC2所表现出较高Cr(Ⅵ)吸附容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2.
土壤砷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土壤砷形态转化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为了研究砷氧化菌对胡敏酸络合三价砷[HA-As(Ⅲ)]的作用,设置了不同p H值反应体系,研究砷氧化菌HN-2对HA-As(Ⅲ)作用下,砷的形态变化及其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结果表明,在HA与As(Ⅲ)络合过程中,HA可以将一部分游离态As(Ⅲ)氧化为As(Ⅴ).其中,在p H=7的体系中,As(Ⅲ)被HN-2和HA氧化成As(Ⅴ)的效率最高.在含有砷氧化菌株和不含砷氧化菌株的体系中,0~10 h振荡过程中,HA-As材料均可以释放一部分As(Ⅲ)及As(Ⅴ)进入液相中,同时砷氧化菌可以快速地将As(Ⅲ)氧化为As(Ⅴ),而胡敏酸可以较缓慢地将As(Ⅲ)氧化为As(Ⅴ);反应10~24 h期间,HN-2砷氧化菌可以将络合态HA-As(Ⅲ)转化为游离态As(Ⅲ)并氧化为As(Ⅴ);48 h后反应逐渐达到平衡.固相同步辐射结果可以进一步证明HN-2砷氧化菌对络合态As(Ⅲ)的释放及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63.
结合态磷化氢在厌氧微生物产酸过程中的释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态实验分别研究了在产甲烷和酸化阶段厌氧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的变化,并采用静态厌氧实验进一步阐明在酸化阶段有机酸的积累对磷化氢的影响及消失速率.结果表明,产甲烷阶段,厌氧颗粒污泥磷化氢浓度随高度升高呈下降趋势;酸化阶段,当pH达到4~5时会导致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静态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酸化程度的增加,厌氧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速率加快.厌氧污泥在葡萄糖浓度2000mg·L-1培养2d后,结合态磷化氢浓度从最初的1.76ng·kg-1降低到0.09ng·kg-1,磷化氢消失速率最高达到0.84ng·(kg·d)-1;而葡萄糖浓度400mg·L-1培养2d后,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速率仅为0.27ng·(kg·d)-1;随着进一步培养,当磷化氢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消失速率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364.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H—酸溶液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两阶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广义动力学模型被用来描述湿式氧化(WAO)及催化湿式氧化(CWAO)反应过程,并确定了动力学参数。2个模型的计算值均与实验值相符,而广义动力学模型相对现准确些。2个确定均表明反尖分2个步骤:首先是H-酸被迅速氧化成小分子有机酸,后者再缓慢氧化,这2个步骤由模型参数加以表征,因而模型可被用来对CWAO催化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65.
衡阳大气硫同位素组成环境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1997年度衡阳大气硫同位素监测结果是:大气降水δ(34S)均值为6.12‰,大气二氧化硫δ(34S)均值为-3.48‰,大气气溶胶δ(34S)均值为10.73‰.数值体系较好地符合硫同位素分馏规律,研究认为,该地大气环境受西南气流影响甚微,北方南下气流进一步推断为作用该地大气硫的主因;生物硫源对降水硫影响不容忽视;衡阳与珠江三角洲及粤北城市硫同位素监测结果均不支持降水硫同位素区域分异学说.   相似文献   
366.
镉铅在粘土上的吸附及受腐殖酸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34  
Yu G  Jiang X  Wu H  Zeng Y  Wang F 《环境科学》2002,23(5):109-112
试验研究了镉和铅2种重金属在蒙脱土和高岭土上的吸附,以及外加腐殖酸的3种组分(富里酸、棕色胡敏酸和灰色胡敏酸)的影响。镉铅在粘土上的吸附随着介质pH的升高而增加。在pH4-8范围内的任意pH点,镉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量因富里酸而降低,因2种胡敏酸而升高;当pH值高于6时,吸附量急剧增加。外加富里酸使得铅在粘土上的吸附在pH>6时意外出现随着介质pH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67.
SSCP技术解析硫酸盐还原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采用改进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以16SrRNA基因的V3区为靶对象,分析完全混合式硫酸盐还原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s)与产酸菌(ABs)的种间关系.共得到13个可辨晰的SSCP条带,对其中的6条带(A1,A3,A4,A5,A9,A10)进行了测序分析,分别同嗜柠檬酸明串球菌(GenBank登录号:AY453065,下同)、未培养细菌(AJ318147,AF227834,AJ576427)、产乙醇杆菌(AY434722)、梭杆菌(AB084627)等相似性较大.为检测系统中的SRBs,以SRBs富集培养基,对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混合菌群同样采用SSCP分析,带型与前者相差较大,其中有2条带与Bacteroidetes(AB074606)和脱硫弧菌(Y12254,U42221)最为相似.分析表明,SRBs在总DNA中的含量可能不到1·5%,但是它们与大量的ABs形成很好的种间协作关系,从而维持工艺系统较高的硫酸盐去除率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8.
北京市PM2.5水溶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离子色谱技术对北京市2001~2002年大气PM2.5中7种水溶性有机物(WSOC)(甲酸、乙酸、甲磺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及12种无机离子(F-、Cl-、NO2-、NO3-、SO32-、SO42-、PO43-、Na 、NH4 、K 、Mg2 、Ca2 )的污染水平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SO42-、NO3-及NH4 为PM2.5中主要的水溶性物种,分别占PM2.5质量的10.6%、7.4%和5.7%;7种WSOC的浓度为0.011~0.118靏/m3,占PM2.5质量浓度的0.01%~0.1%,其中浓度最高的为乙二酸,其次为乙酸、丙二酸、丁二酸等;对PM2.5各化学组分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PM2.5及OC的高浓度污染均出现在冬季采暖期,而WSOC则出现在夏季;对乙二酸与其他各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乙二酸与SO42-、K 、NH4 、NO3-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r=0.83,0.57,0.49,0.33),而与Cl-、Na 、Mg2 、Ca2 、EC、OC相关性较差(r=0.24, 0.22,0.12,0.05,0.13,0.10).由乙二酸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其他物种相关性等特征初步推断,北京市PM2.5二元羧酸的主要来源为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而非来源于机动车、海盐或土壤的一次排放.  相似文献   
369.
渤海湾北部海域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AVS)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测定了渤海湾北部海域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可挥发性硫(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对AVS、SEM和SEM-AVS的平面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为1.02~13.68μmol/g,平均值为3.43μmol/g;SEM含量范围为1.92~2.96μmol/g,平均值为2.22μmol/g。调查海域沉积物的SEM-AVS与AVS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SEM-AVS〈0的区域位于调查海域的东北部的养殖区,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是安全的。0〈SEM-AVS〈5的区域分布于调查海域的西北-东南方向海域,该方向海域沉积物可能存在重金属的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370.
于洋  孔繁翔  史小丽 《环境科学》2006,27(6):1197-1200
研究同一种群中不同状态的藻细胞对毒物的应答对理解生物体敏感性以及毒物的致毒机理十分重要.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栅藻对重金属元素(Cd2+和Ni2+)的敏感性.将同一种群的栅藻细胞按其体积大小(FSC参数)分为不同组分,在暴露于毒物后分析不同组分细胞的酯酶活性.结果显示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加,其对2种金属离子的抗性逐渐增强.在分析各组分细胞的DNA量时发现栅藻的细胞大小与其所处的细胞周期具有一定关系:随着体积的增大,栅藻细胞逐渐从G1期进入G2/M期,其中,G2/M期的藻细胞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抗性.进一步表明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可能是决定同一种群中栅藻细胞对金属离子具有不同敏感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