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龙须草的生长习性、繁殖方法、水土保持栽培方法和高产栽培密度,以及其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2.
双季超级稻的生长与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金优402和黄华占为对照,研究了超级稻早稻株两优819和晚稻丰源优299的生长及光合特性。株两优819分蘖数低于对照,但成穗率较高,最终形成较高的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累积速率在前期高于对照,但在后期低于对照。整个生育期的单叶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灌浆期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丰源优299分蘖数和有效分蘖低于对照,但一直保持叶面积指数的较大优势,生长中后期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所以生物量较高。在灌浆期,在最小荧光Fo、最大荧光Fm和最大量子效率Fv/Fm方面,丰源优299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光下即时荧光Ft、光下最大荧光Fm′、实际量子效率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等方面丰源优299高于对照。株两优819和丰源优299均表现出高产特性,分别比对照产量高出1629%和544%,但其高产机理有所不同。前期较高的生物量积累和后期较高的光合产物运转效率是早稻株两优819高产的主要原因,而中后期较高的光合能力以及高收获指数是晚稻丰源优299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江苏省武进市高产水稻田氮素渗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区试验与农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2 87kg/hm2施氮量宜作为武进市高产水稻的适宜施氮量 ,氮肥的过多施用不仅导致秸秆对氮素的奢侈吸收 ,也加重氮肥对渗漏水的污染。进一步降低水稻田施氮水平 ,又保持高产的水稻生产技术尚待开发。  相似文献   
24.
赵铁锤 《劳动保护》2006,(11):34-35
国有重点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支柱,也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攻克了煤炭行业一批共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国产高效综采技术和成套设备已能实现年产400~600万t能力;高产高效矿井由2000年的129个增加到2005年的197个,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的生产和安全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全国的近50%,百万吨死亡率为0.958;形成了3000万t级以上煤矿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t级大型企业5个…  相似文献   
25.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农田生态环境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传统解释认为: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光温配合好,小麦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消耗小,有利于更多地积累同化产物。而研究表明:在高产条件下,高原小麦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略低于平原地区。传统观点不能对此作出很好解释。事实上,青藏高原CO2密度低会严重制约小麦的光合作用;但高原太阳辐射强、群体结构有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CO2的不足,使得其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仅略低于平原地区。高原年均温低导致小麦的生育期远长于平原地区,因此,单季小麦能够更长时间地利用各种生态条件。略低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和长得多的生长期决定了青藏高原的干物质单产高于平原地区;收获指数高的小麦在高原获得了创记录的高产。  相似文献   
26.
《环境保护》2005,(11):F0003-F0003
神东煤炭分公司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辖蒙陕交界地带神府东胜矿区,是我国高产高效特大型现代化能源企业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7.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众多的国家,高原面上土地资源丰富,而长期干旱缺水困扰高原农业的发展,当前生产水平低。“八五”期间采用半移动式喷灌获得成功,粮食单产可从现在的每公顷750kg,提高到5250kg,大多数作物品种一年便可收回投资成本。巨大的增产潜力,对于我国粮食生产供应态势趋紧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8.
原生质体融合构建高产碱性蛋白酶工程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将碱性蛋白酶生产菌2709与含有碱性蛋白酶基因克隆载体pDW2的工程菌枯草杆菌BD105进行细胞融合,得到1株高产碱性蛋白酶的工程菌A16,菌落的原位杂交表明,该菌株携有双亲的遗传物质,A16的表型与生长特征与2709相似,但同样条件下发酵酶活比2709高50%-100%,摇瓶发酵的产酶水平最高可达30000u/mL,A16发酵所产酶的最适pH与耐温性及发酵条件等特征均与2709相同。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9.
江苏省灌东盐场浦港工区四五圩生产小组组长孙宙来,1986年以小组优质高产获全场排行榜第一的成绩荣立省盐业公司特等功.同年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他所在的小组又突破优质高产纪录,他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孙宜来同志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30.
冬小麦产量高低及稳定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同等重要。鉴于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显著,有必要从高产—稳产关联特征入手,探究全面提升冬小麦产量及稳定性的途径。基于598个县1985—2014年的单产数据,分析了冬小麦高产与稳产关联性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气象、物候观测、农业生产要素等数据,应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揭示了冬小麦高产—稳产关联特征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1)冬小麦产量随时间不断提高的同时稳定性也增强,高产性和稳产性均呈东北向西南降低的特征。(2)冬小麦高产与稳产、低产与不稳产密切关联,在研究区占据主导地位,且这两种关联类型的分布区域相对稳定,空间聚集性强。(3)灌溉条件是促进冬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具备灌溉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区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均比较适合冬小麦生产,但不同物候期气象要素的波动对高产和稳产均有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划定冬小麦优质产区和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