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6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385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团建中基层团支部凝聚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提出了通过新媒体增强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高校餐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高校餐饮目前存在的现状,探讨了完善高校餐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3.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能够抓住落实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契机,深化教育领域资助育人工作改革,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资助和育人的有效结合效果显著。本文从资助工作宣传切入,着重探讨资助育人中的宣传效应对大学生所带来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94.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石油高校与企业采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所不同。石油高校与企业合作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从自身特色出发,构建主干专业带动通用专业共同参与模式和校企全方位战略联盟模式,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的整体叠加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5.
微博在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中广受青睐,成为其用于实现知识获取、思想与感情表达、完成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网络渠道。由此,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式和空间。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微博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情感与交往等方面的影响,力求准确定位网络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充分利用微博等新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6.
高职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其入学考试应采取相应的形式。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各地对高职教育考试招生进行了改革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为了促进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各地方应增强来自内外部的改革动力,克服阻力,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7.
高校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课件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既不利于教师的教,也不利于学生的学。因此,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该适时、适度,决不能以多媒体取代老师。  相似文献   
98.
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保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由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相关科研管理人员不适应全面质量管理的科研方式、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科研生产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特点,从教育培训、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
正2014年8月18—22日,由中华全国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主办的2014资源循环高校企业行第二站活动在南京大金山国防教育基地举行。本站活动是以"资源循环·智慧创新"为主题的资源循环暑期夏令营,旨在促进资源循环领域高校、科研机构与再生资源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在人才、技术、装备、课题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0.
目前台湾地区的大学在台湾教育部政策性的引导之下,皆订有《大学生基本能力素养》,希望能借此培养出具有高度竞争力同时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水准和高素质的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台湾财富,提升台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