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351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31篇
综合类   693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8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准确把握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长期关系对于科学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和线性回归方法,应用江苏省县(市、市区)面板数据,对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96-2004年.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固定资本、就业人数和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29、0.318、0.1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60k,、4.2%、1.7%;②苏北地区建设用地弹性系数为0.264,明显高于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和苏中地区;③技术效率对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随着发展阶段提升.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小,集约型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设用地扩张.当前我国总体上处于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时期,应结合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和功能分区,实行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战略和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99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and goals of our time. It is defined as "development which meets the needs and aspirations of the current generation and develops safe and sound society for future generation".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us involves a vigorous and urgent debate on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as a framework involve all issues such as science, technology,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ealth, education, finance investment and trade, politics, natural disasters, population growth and terrorism, etc. No single dimension is responsible to develop sustainable society. 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d the integrate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dimensions of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99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综述国内外有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EKC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该理论的质疑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现有研究也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模型设定中经济与环境单向性假定以及不同国家同质性假定不符实际;二,对存量外部性以及生态阈值的忽视;三、指标选取随意性以及计量方法存在问题.本文的结论是:第一,不存在适合所有地区、所有污染物的单一关系模式.这种"不同的数据、不同的模型会有不同的结果"现象暗示着环境和收入水平间EKC关系的脆弱性;第二,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笼统地把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相关联,是一种从外部考察"经济-环境"系统的"黑箱"方法,这种方法短干深刻性,难以揭示环境污染发生的内在根源与机制;第三,当前学界过于注重讨论EKC形状的及拐点,一定程度上使研究走向了歧途,割开经济-环境"黑箱"去探寻EKC曲线背后的作用机制才是更重要、更有实际意义的工作,EKC研究还有许多不可回避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994.
人口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的必然发展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注老年人、发展老龄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对电子商务由陌生到熟知,互联网已不再成为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到网民的行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电子商务作为两种必然趋势,备受人们关注。人口老龄化与电子商务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怎样相互影响的?本文将通过建立二者的关系模型,从定性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5.
景平 《环境教育》2016,(Z1):7-8
正《环境教育》已经走过20年的时光。20年的时光,我与她却只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不曾相互走进。我是在《环境教育》及近20岁的时候,在她那里看到了这个尺度的。所以我在这个时候,蓦然回首,我走进了她。这个杂志具有思想新度。我曾经看到杂志有一篇社评文章《环保投资不是为了"保增长"》。这真是一个环境保护的思想新论!过去,我们的环保专家说,把环保治理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  相似文献   
996.
税收竞争、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在Davoodi和Zou(1998)模型基础上将环境污染强度和环境质量分别引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讨论了税收竞争、财政分权与环境质量的长期动态关系,通过Hamilton函数得到了环境质量与税收竞争、财政分权的显式解,并通过求偏导数得到了税收竞争、财政分权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税收竞争、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然后,为了验证理论结果在实际经济中的适应性,利用中国2003-2012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税收竞争、收入分权是否会显著的影响环境污染,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税收竞争、收入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发现税收竞争和收入分权均会加剧环境污染程度,且这两种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佐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在此研究基础上引入税收竞争与收入分权的交叉项,研究收入分权框架下的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税收竞争通过分权通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被加强,进一步验证了命题1的正确性。此外,在实证研究中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对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地区,税收竞争有益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而在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却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为社会计划者制定改善中国环境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国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困难加剧。对资源型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帮助该类型地区厘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现状,对于优化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之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为例,选取1985—2014年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对研究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表现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黑龙江省与辽宁省表现出从能源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吉林省表现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2山西省、黑龙江省、辽宁省都表现出从煤炭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吉林省表现出煤炭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3典型资源型地区都表现出从能源消耗到煤炭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4资源型地区转型务必将落实供给侧改革摆在发展首位。山西省应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础上选择集约化、低载能的新兴产业,黑龙江省与辽宁省应加大新能源的开发与产业化进程,产业应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品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转型,吉林省的重工业发展要以油气能源替代煤炭资源,在降低产业能耗的同时加速扶持已经相对成熟的替代产业,减少产业转型对于地区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8.
1990年以来,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基础设施与经济同步发展。由于电力生产与电力消费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存在空间差异。本文利用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增长回归模型,采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以电力投资率和发电装机容量作为衡量电力发展的指标,检验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区域间差异。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首先,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其长期影响明显高于短期影响。其中,电力投资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短期经济增长率提高0.076个百分点,长期经济增长率提高0.493个百分点;发电装机容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短期经济增长率提高0.381个百分点,长期经济增长率提高1.905个百分点。其次,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其中,电力投资率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影响高于西部地区达0.91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容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影响高于西部地区达0.959个百分点。实证结果表明,电力发展对各地区经济增长影响是不平衡的,这种影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给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考虑到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中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中国应继续促进电力发展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从政策导向来看,电力发展政策应当充分加强电力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使得西部地区能从电力输出中获得更高收益,提高电力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99.
大规模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流动是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是发散还是收敛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均产出出发,以Barro and Sala-i-Martin国际人口迁移模型为理论基础,用数理分析方法推演出携带人力资本的人口流动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在稳态邻域内,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加快,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减慢,最终导致区域经济相对发散。随后,本文借鉴DR模型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该模型既能预测内生经济增长发散性,又可以预测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性。通过利用2005—2014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人口流动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2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3中国区域经济具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这意味着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相矛盾,从而产生"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收敛谜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政策效应、追赶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收入转移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收敛谜题"告诉我们,要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差距扩大的矛盾,发挥新古典经济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收敛机制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国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解决好就业市场体制问题和流动人口福利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全要素贡献模型,对1988~2009年中部地区经济和自然资源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计算出各省自然资源要素和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结论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生产率呈现出“能源主打,水土作衬;北煤南水,地异明显”的结构、空间特性;其他生产性要素中,资本、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相上下;而全要素生产率除湖北外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中部6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针对中部经济资源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认为中部地区应该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推崇、各项人才的培养和产业优化的推动方面多做工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