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899篇
安全科学   428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54篇
综合类   1886篇
基础理论   269篇
污染及防治   350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硅胶G表面的光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高效薄层析方法研究了苄嘧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氯嘧磺隆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氙灯与太阳光下的光解动力学,以及8种有机色素对苄嘧磺隆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在硅胶G表面的降解呈一级动力学反应;有机色素对除草剂的降解均表现显著的猝灭效应。其中以姜黄素的猝灭作用最强,色素剂量与光解中的猝灭效应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色素剂量加大,猝灭效应加强。  相似文献   
62.
何睦盈  陈志谦 《环境》2000,(10):36-36
猪场废水主要是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进水COD、氨氮浓度较高,且水质变化幅度较大,故其处理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国内对猪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SBR法。A~2/O法等工艺,本文在此介绍猪场废水处理的一种新工艺——A~3/O法。A~3/O法即吸附-厌氧-缺氧-好氧法,它是AB法和A~2/O法的综合,即是AB工艺中的A段 A~2/O工艺。本工艺中的A段不曝气,在缺氧条件下利用污泥的絮凝吸附来去除  相似文献   
63.
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和 -电解 -臭氧氧化工艺首先对高浓度染料生产工艺废水进行预处理 ,再与低浓度废水混合混凝、吸附处理。经电解正交实验设计及工艺实验确定本研究工艺实验为 :废水pH中性、电解条件为电解时间 2h ,电解电压10V ,电流密度 0 0 18A cm2 、O3氧化时间 2h、混凝剂 1#、3#浓度均为 2 5 0mg L、炉渣吸附时间 30min。总脱色率与CODCr总去除率均达 99% ,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4.
张金利  李烨等 《环境工程》2001,19(5):25-26,61
实验测定了酸性红3B染料废水中酸性红3B在粉煤灰中的吸附特性,研究,研究了吸附温度、粉煤灰粒径及溶液pH值对吸附等温曲线的影响,得到pH=6.8、25℃下的吸附等温表达式;考察了处理量、染料浓度、粒径等对粉煤灰固定床吸附处理酸性红3B染料废水过程穿透时间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不同方面和断代论述了中国东南地区的基底杂岩时代、性质、构造环境、边界变质条件、地球物理场及其反映的构造格局、断裂体系、中生代火山活动的基底构造及类型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南地区的构造划分及构造演化阶段和格局。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地体及其分类、大陆裂解、增生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沉积物-水界面作为水体HCO_3~-的源还是汇,选择云南洱海和泸沽湖两个湖泊,通过界面精细剖面和平衡计算,揭示了HCO_3~-在界面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界面作为HCO_3~-的源,并非汇,通过沉积物和水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上覆水体的酸碱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67.
GdFeO3用柠檬酸络合制备。用XRD测定GdFeO3为钙钛矿结构。用CO还原脉冲及用O2再氧化脉冲证实在GdFeO3上CO氧化为Redox机理。用外循环流动无梯度反应顺研究了CO氧化稳态动力学。用正交设计法估计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还原催化剂再氧化为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8.
O3/UV降解喹啉过程中不同氧化剂的相对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O3 /UV降解自配喹啉水溶液时水体中存在的不同氧化剂对喹啉降解的相对重要性的结果表明 ,O3 和·OH是喹啉降解过程的主要氧化剂 .通过靛蓝二磺酸钠法和·OH探针化合物 (对氯苯甲酸 )法分别测定了水体中的O3 浓度和·OH浓度 ,定量地计算了O3 和·OH在降解喹啉时的相对重要性 ,得到喹啉与·OH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6 65× 1 0 9mol·(L·s) - 1.在本试验条件下 ,由·OH引起的喹啉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 88% ,而由O3 引起的喹啉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 1 2 % .提高水体中·OH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喹啉的总降解速率 .  相似文献   
69.
C3 植物与C4 植物具明显的δ13C值差异 ,利用这种特性 ,选取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边缘处这个C3植物—C4 植物转换生长的地点 ,分别采集森林与农田各三个剖面的土壤样品 ,根据测定其土壤总有机碳、不同粒径及不同比重组分的δ13C值间的相互关系来推导土壤有机碳的若干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70.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作为技术支撑,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对影响都匀市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主导因子进行数据提取与定量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数学分析模型进行图形数据运算,采用综合评价和聚类方法,对该市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等级划分及评价分析,为喀斯特山区的脆弱生态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