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4篇 |
免费 | 151篇 |
国内免费 | 39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85篇 |
废物处理 | 68篇 |
环保管理 | 112篇 |
综合类 | 1093篇 |
基础理论 | 436篇 |
污染及防治 | 175篇 |
评价与监测 | 151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222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采用问卷调查、信效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玻璃行业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玻璃行业员工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车间照明、PPE佩戴等18个影响因素指标;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将影响因素归结为工作环境与行为要求(F1)、安全教育与培训(F2)、群体与组织行为影响(F3)和激励沟通与奖惩(F4)等4个主因子,其方差解释率分别为32%、12%、10%、10%,权重分别为0.51、0.19、0.15、0.15;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4+1”安全管理模式,为玻璃行业降低不安全行为几率、保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液—液萃取处理高氯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鸡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1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4.
45.
实验用聚乙烯醇包埋奥奈达希瓦氏菌MR-1制备了包埋微球,并用其对U(Ⅵ)进行还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pH=7.0,不同聚乙烯醇浓度对包埋微球的成球性、稳定性和传质性均有影响,制备包埋微球的聚乙烯醇的最优浓度为10%;当U(Ⅵ)浓度为15 mg·L-1,奥奈达希瓦氏菌投加量为6 mL,且奥奈达希瓦氏菌与聚乙烯醇按1∶2的比例进行包埋后,包埋微球对U(Ⅵ)的去除率最高达96.22%。Cu2+、Mn2+、Ca2+等共存离子对包埋微球还原U(Ⅵ)产生影响,2.0 mmol·L-1的Ca2+对包埋微球还原U(Ⅵ)存在微弱的促进作用;2.0 mmol·L-1 Cu2+、Mn2+对包埋微球还原U(Ⅵ)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去除率分别仅为8.14%和65.99%。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铀被微球还原沉积在包埋微球中。 相似文献
46.
以粉煤灰(FA)为原料,采用水热晶化一步法制备了NaP1型沸石(ZFA),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其进行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后NaP1型沸石(MZFA)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特性,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条件下,改性NaP1型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在25℃时,静态饱和吸附量(Qm)为64.76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改性NaP1型沸石对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7.
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性,综述了厌氧生物法、厌氧-好氧生物组合法、乳状液膜法等在柠檬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和废水回用和利用柠檬酸发酵废液开发糖化酶制剂的技术。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