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283篇
综合类   684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296篇
灾害及防治   1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对于江西省工业园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内容的准确性,实现不同园区间环境业绩的比较,促进工业园区自主环保、积极引导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管理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工业园区在全国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江西省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现状与趋势以及国内外导则编制研究情况,重点对导则主要技术内容和分类进行说明,分析了导则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2.
A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n essential driving factor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Consequently, 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research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nd regional response to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flourish of researche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departments,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based on a synthet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department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coefficient of industrial depart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index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as constructed, so as to make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in Lijiang City, a rural region of China, have showed that there are two obvious chan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study area from 1992 to 2003, associated with a continuous decreasing of the index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indicated a posi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53.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战略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湖北省有十分丰富的过境客水资源,但自产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也存在不容的污染;农业用水占大头,其节水潜力巨大;目前主要是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很少;洪涝时时灾害仍然十分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长远看,湖北省的水资源问题将主要是污染型短缺的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对汉江中下游供水和水质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54.
基于江西省5个气象站(赣县、吉安、南城、南昌、景德镇)近50 a(1961~2010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降雨量等逐月平均资料,计算江西省干旱侦测指数(Reconnaissance drought index,RDI),分析旱情、涝情变化趋势。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0年江西省年及四个季节的降雨量、平均相对湿度与RDIst值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日照时数则与RDIst值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降雨量对江西省旱、涝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为42%~58%;其次是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分别为11%~19%和7%~19%;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对江西省旱、涝变化的贡献率较小。降雨量、相对湿度的增加,日照时数的减少共同导致了1961~2010年江西省年际尺度和春季RDIst值的增加,表明江西省总体从偏旱向偏涝转变。1961~2010年江西省夏季、秋季和冬季RDIst没有明显的增长或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55.
湖北省环保产业的现状一直无准确定量描述,2005年组织了对2004年湖北省环保产业优势、劣势等状况进行了首次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环保产业进行了全面详细的SWOT分析,为湖北省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云南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省1985~2003年历年环境污染指标的统计数据和历年人均GDP统计数据,对人均GDP与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作相关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增长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均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且尚未达到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而言,云南省工业环境状况总体上呈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57.
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4个层面构建了切合山西省实际情况的绿色转型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的绿色转型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政策背景,提出了山西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以实现山西省均衡快速的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8.
近15a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定量分析了江苏省2000~2015年产水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了水源涵养功能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苏省多年平均产水量为571×108 m3/a,水源涵养总量78.39×108 m3/a;(2)2000~2010年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呈下降趋势,2010~2015年有所回升,考虑到降水因素,江苏省实际水源涵养功能持续降低;(3)土地利用变化使15a来水源涵养功能下降15.2×108 m3,降低幅度为16.9%;(4)流域尺度上水源涵养功能与江苏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优化、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59.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放条件下,“全球 地方”作用深刻影响着区域城镇体系,沿江发达地区表现尤其典型。基于分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2006年为时空断面,对江苏沿江地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服从Zipf定律,首位城市南京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垄断性相对较强,但并非处于绝对垄断地位;(2)空间关联维数显示,沿江地区城镇体系的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镇间联系紧密;(3)根据分维数和无标度区分析,三大城市群中,宁镇扬城市群分形发育最好,苏锡常次之,通泰城市群分形发育最差;(4)扬州、镇江、南京和苏州的城镇集聚程度较高,分形发育较为成熟;南通、泰州、无锡和常州的集聚程度均较低,分形结构不佳。扬州在区域城镇体系中分形发育最为完善,中心性最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空间格局至今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0.
运用重心模型,采用1996~2006年江苏省经济和环境数据,计算出各年份GDP、工业产值、COD、SO 2和TSP排放重心坐标,揭示江苏省经济重心和环境污染排放重心变化轨迹及演变规律,以期为江苏省环境宏观战略决策及生态省建设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经济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方向偏移,GDP重心偏移距离为14.81 km,工业产值重心偏移距离为12.84 km;经济重心在南北方向上的偏移程度大于东西方向的偏移程度。环境污染排放重心也向东南方向偏移,COD和TSP排放重心轨迹呈现较大变化,SO2排放重心轨迹变动较小;COD排放重心偏移距离为79.26 km,SO2排放重心偏移距离为15.73 km,TSP排放重心偏移距离为42.24 km;各污染排放重心轨迹在不同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COD、SO2和TSP排放重心相对于经济重心偏向于西北方向,且COD排放重心近年来明显趋向于工业产值重心;COD排放重心和TSP排放重心与经济重心存在着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