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02篇 |
免费 | 3777篇 |
国内免费 | 290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431篇 |
废物处理 | 278篇 |
环保管理 | 3366篇 |
综合类 | 12426篇 |
基础理论 | 3133篇 |
环境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1857篇 |
评价与监测 | 1174篇 |
社会与环境 | 2021篇 |
灾害及防治 | 15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9篇 |
2023年 | 722篇 |
2022年 | 870篇 |
2021年 | 974篇 |
2020年 | 947篇 |
2019年 | 901篇 |
2018年 | 777篇 |
2017年 | 1044篇 |
2016年 | 1056篇 |
2015年 | 1020篇 |
2014年 | 983篇 |
2013年 | 1206篇 |
2012年 | 1613篇 |
2011年 | 1776篇 |
2010年 | 1325篇 |
2009年 | 1367篇 |
2008年 | 1052篇 |
2007年 | 1464篇 |
2006年 | 1508篇 |
2005年 | 1169篇 |
2004年 | 968篇 |
2003年 | 1054篇 |
2002年 | 892篇 |
2001年 | 730篇 |
2000年 | 685篇 |
1999年 | 628篇 |
1998年 | 512篇 |
1997年 | 416篇 |
1996年 | 342篇 |
1995年 | 312篇 |
1994年 | 304篇 |
1993年 | 253篇 |
1992年 | 201篇 |
1991年 | 142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22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14篇 |
1973年 | 12篇 |
1971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为了解天津城市污水泵站恶臭的污染程度,选取天津市一个典型的城市污水泵站进行为期3天的采样,采集该污水泵站距离污染源强不同距离处的恶臭气体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S-MS)和分光光度法对采集样品的组分含量进行检测,比较了恶臭排放源点和不同距离处的恶臭组分的浓度特征和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泵站恶臭污染物质以硫化氢、二氯甲烷和苯系物为主,还有一些烯烃和芳香烃衍生物;恶臭物质的浓度变化范围是n.d.~0.073 7 mg/m3,大部分恶臭物质浓度一般由高至低表现为源点>下风向5 m,源点>背景值,环境空气采样点与恶臭排放源相比,其降幅明显;虽然检测到的恶臭组分较多,但是其浓度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等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值相比,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202.
以鲤鱼为实验生物,应用流动式摄取及释放装置,进行了2,6-二硝基甲苯(2,6-DNT)的生物浓缩与释放研究。取得了2,6-DNT在鲤鱼(全鱼)、肝及肠部的生物浓缩曲线。全鱼的浓缩曲线可以稳态(平台式)曲线描述,但是肝、肠部浓缩曲线均呈峰形。肝部峰快速下降后渐趋稳态,肠部峰下降未得稳态。峰形,肝在先,肠在后。对比2,6-DNT在全鱼及肝、肠的生物浓缩曲线,并参照报道(1,2)指出,全鱼摄取曲线上各点所表现的浓度值为各时刻鱼体内各组织摄取化学品总重对全鱼重量的比值。肝、肠部峰形曲线预示了在肝、肠内生物浓缩过程发生了生物转化作用。对全鱼的生物浓缩过程应用单区一级动力学模型,求得BCF值与消除速率常数K1与K2,由K1/K2计算得到的BCF值与实测值相符。释放较慢,释放曲线呈双曲线形,半减期为4.8h。 相似文献
203.
为正确引导和控制负面安全舆情,基于安全信息学与舆情理论,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研究安全舆情演化过程,计算负面安全舆情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提出安全舆情引导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最小割集得到负面安全舆情产生原因组合,利用最小径集得到避免负面安全舆情产生最低限度事件组合,通过结构重要度得到系统改进重点及优化顺序;在事故... 相似文献
204.
205.
206.
207.
208.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模式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工作,也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长治”工程重点县——城口县为例,研究其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模式。该县位于重庆市最北端,既是“长治”工程重点县,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引水方案丹江口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县。该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流失面积高达1 728.67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2.61%。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但其资源相当丰富,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在分析其水土流失成因基础上,结合该县的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提出其水土流失治理的模式和途径,以期进一步推进该县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为长江上游贫困山区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探索比较合适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9.
天然水体中铝浓度的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括了天然水体中铝的形态分类和地球化学行为,综述了天然水体中Al^3+和有机铝的浓度的预测方法,提出了由矿物浓度积,无机铝和有机铝经验关系式,有机铝模型辅以配体浓度和热力学常数预测天然水体中各形态铝的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