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83篇 |
免费 | 7043篇 |
国内免费 | 45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431篇 |
废物处理 | 278篇 |
环保管理 | 3492篇 |
综合类 | 12785篇 |
基础理论 | 3169篇 |
环境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1867篇 |
评价与监测 | 1236篇 |
社会与环境 | 2021篇 |
灾害及防治 | 15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5篇 |
2024年 | 610篇 |
2023年 | 744篇 |
2022年 | 883篇 |
2021年 | 981篇 |
2020年 | 956篇 |
2019年 | 907篇 |
2018年 | 779篇 |
2017年 | 1063篇 |
2016年 | 1083篇 |
2015年 | 1051篇 |
2014年 | 1011篇 |
2013年 | 1224篇 |
2012年 | 1628篇 |
2011年 | 1793篇 |
2010年 | 1335篇 |
2009年 | 1387篇 |
2008年 | 1092篇 |
2007年 | 1477篇 |
2006年 | 1525篇 |
2005年 | 1180篇 |
2004年 | 978篇 |
2003年 | 1065篇 |
2002年 | 896篇 |
2001年 | 742篇 |
2000年 | 694篇 |
1999年 | 636篇 |
1998年 | 521篇 |
1997年 | 423篇 |
1996年 | 350篇 |
1995年 | 316篇 |
1994年 | 308篇 |
1993年 | 257篇 |
1992年 | 206篇 |
1991年 | 147篇 |
1990年 | 101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22篇 |
1977年 | 14篇 |
1973年 | 12篇 |
1971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01.
根据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型建筑在不同防火措施下发生火灾的概率研究,得出了各类建筑达到轰燃的概率.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方法,引入材料高温本构关系、截面尺寸和计算模型系数等的变异性,按照ISO标准升温曲线升温,给出了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最后,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物达到轰燃的概率与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组合,给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构件在火灾下的失效概率公式. 相似文献
902.
洪涝灾害评价的威布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威布尔分布用于淮河流域水灾成灾面积研究,揭示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形成的 内在规律,进而利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省的各自灾度对淮河流域的灾害风险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特别适用于大样本计算. 相似文献
903.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影剧院人员疏散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大型公共场所临灾情况下人员疏散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实际意义.分析以往影剧院火灾事故可以发现,不正确的疏散逃生行为所引起的通道堵塞,是导致人员大量伤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应用STELLA系统软件,建立了基于粗网络模型的人员疏散模型.以影剧院发生火灾为例,分析了采取不同疏散策略所产生的避难效果差异,找出了最佳的疏散策略.所提研究方法和建立的模型,对于合理设计疏散路线和优化建筑物的出口与通道结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4.
905.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存在一个拉裂变形体,低线施工公路从陡峭拉裂变形体山坡下部通过。低线公路开挖完成后路堑边坡发生局部塌滑,于2003年5月在其上部形成浅层滑坡体(1000多方)。结合拉裂变形体的分析和治理工作,在统计分析大量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拉裂变形体是边坡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的复合应力场下快速却荷引起岩体的浅表生改造,形成如荷松动岩体,后期在低线公路祠室大爆破开挖施工、下部坡体切脚和基雨的影响下形成浅层滑坡体,并逐步向上扩展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06.
复合射孔技术是油气行业中新兴的复合型增产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射孔方向和压裂缝的扩展。对该技术应用于煤层瓦斯排放中的有关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根据有关公式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针对煤层的特性,将该技术应用于现场,并对试验煤层的瓦斯排放进行了监控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消除了潜在的瓦斯危害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复合射孔技术在煤层致裂爆破中的发展方向较多,不仅可用于提高煤层瓦斯的抽放率,还可用于煤(岩)巷掘进,其应用范围和前景十分广阔。指出了目前该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中的不足以及有待于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07.
讨论了黄冈长江干堤堤身土质状况,对黄冈长江干堤堤基土层结构进行了分类。通过渗流计算提出了黄冈长江干堤典型断面堤基防渗加固处理措施。针对黄冈长江干堤堤基土层结构的特点,提出了黄冈长江干堤堤基防渗加固处理的原则,黄冈长江干堤加固的重点是堤基的防渗加固处理,应根据渗流计算的结果,考虑到堤防周围的地理、地质环境及人文社会因素,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出合理的堤基防渗加固方案。由于黄冈长江干堤所在堤段的堤基透水层一般为砂壤土和粉细砂,因此黄冈长江干堤不宜于采用排渗井或减压沟进行堤基防渗。 相似文献
908.
将复合地基加固区视为均质体,采用课题组提出的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土体动弹塑性模型描述复合地基加固区和非加固区土体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操作平台,开发了土体动粘弹塑性模型的子程序。选择南京某典型软弱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复合地基二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输入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特性、水泥土桩加固宽度和深度、复合地基模量对复合地基场地地震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特性对复合地基地震效应影响较大;复合地基加固区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较自由场的反应明显减小,而加固体区外侧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较之自由场的反应可能增大;复合地基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随着水泥土桩加固深度和复合模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与加固宽度无关。 相似文献
909.
梳子坝淤砂形态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探讨梳子坝淤砂的形态特征、淤砂长度和回淤坡度等,初步得到:(1)梳子坝在全闭塞时,淤砂形态与实体坝相似,在淤砂区的前部,淤砂高度大致等于坝体高度,在淤砂区的尾部,都有一个明显的陡坎;梳子坝在部分闭塞时,淤砂形态与不闭塞情况下淤砂形态相似,在淤砂区的前部,都有一个缓坡。不闭塞时形成的缓坡坡度稍大于部分闭塞时的缓坡坡度,但都明显小于水下休止角,表明梳子坝淤砂形态异于狭缝坝。(2)梳子坝淤砂长度与切口宽度有关,大致有随着切口宽度的增大而减短的趋势;切口密度和泥石流浓度对淤砂长度有影响,淤砂长度有大致随切口密度的增大而堆积长度减短的趋势。(3)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梳子坝回淤坡度与实体坝相比大致相近,波动范围很小;在相同的切口宽度条件下,切口密度对回淤坡度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证明沟床坡度和泥石流的物质级配、容重及规模对回淤坡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