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前我国新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教育薄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农村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的重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是成功实施农村环境教育的关键.在论述环境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化平台基地建设和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在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设计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乡镇企业领导和员工、农民、城镇居民、大学生和未成年人等五大重点群体环境教育方案,提出了确保环境教育取得实效的长效保障机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絮凝是水质净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絮凝剂的作用对象主要是水中由不溶性物质形成的憎液溶胶及悬浮颗粒.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将重金属离子的某些强配位基团通过化学反应连接到高分子絮凝剂分子上能赋予原有高分子絮凝剂捕集水中溶解性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因此制备出具有去除重金属离子功能的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表明,这类高分子絮凝剂用于水处理时表现出显著的优点,如去除效率高、沉降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尤其适合于处理重金属离子与浊度共存的体系,显示出很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本项研究拓展了絮凝剂作用对象的种类,开创了水处理絮凝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3.
经过近10年的生态示范建设,西青区逐步改善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并迈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本文对西青区2005年至2012年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三者间关系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西青区水资源、能源消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随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表明经济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依赖程度正逐步降低;同时也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该区的资源环境仍可能面临巨大压力,并为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4.
传统水质监测方法耗时且费力,而基于高光谱的水质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水质的快速、直观、原位监测。以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成像仪与水质走航监测船相配合,采用空地协同模式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IMn)4个水质参数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该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91%~97%;拟合效果依次为NH3-N>IMn>TN>TP;各指标反演误差绝对值为0.2%~4%。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河道水质分布情况,适用于城市水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85.
土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系统发展协调性的“协调判别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满意与不满意两类,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再将这些子系统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所属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然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通州市由土地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较客观、易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6.
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人口、经济、空间与城市环境的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迫切需要研究城市人口、经济、空间与城市环境之闻的协调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在市区尺度上构建城市人口、经济、空阃与城市环境的协调评价体系,并以老工业城市沈阳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城市人口经济空间的综合发展于1993—1999年处于困境.2000年以后城市综合发展逐步好转;沈阳城市环境在1998年以后稳定上升;沈阳城市综合发展与城市环境的静态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特征,动态协调度具有平滑和滞后性的特点;静态协调度于1993—1994年属于基本不协调阶段.1995—2005年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于1999年出现了低谷。并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动态协调度于1993—1996年属于基本不协调阶段。1997年以后总体上属于基本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87.
88.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测度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态的定量方法.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对甘肃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9.
复合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复合系统定义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点及系统特征,建立了概念模型,根据协调理论,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协调原则及内容  相似文献   
90.
王政 《中国环境管理》2024,16(2):113-120
流域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引发行政治理体系的变革,系统论为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体系的建构指明了方向,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体系的建构是系统化的工程。在系统论指引下,结合相关规范性文件,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系统的建构需从建立协调机制、规范职权行使与推进治理协同三方面切入,并分别明确三者在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建立议事协调机构发挥协调机制的统筹协调功能、通过整合与上收行政机关职权明确规范职权行使的实施功能、通过建立治理协同机制发挥推进治理协同的支持与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