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2篇 |
免费 | 146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7篇 |
废物处理 | 17篇 |
环保管理 | 1153篇 |
综合类 | 607篇 |
基础理论 | 393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50篇 |
评价与监测 | 57篇 |
社会与环境 | 135篇 |
灾害及防治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2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20篇 |
1977年 | 14篇 |
1973年 | 16篇 |
1972年 | 14篇 |
1971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WOT分析方法在城镇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课题,城镇环境规划对于中国的城镇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环境规划分析方法大多是对环境现状的直观描述和简单归纳总结,缺少定量的分析,因此。需要全新的分析方法的引入。本文运用综合评判法、矩阵分析、四半维平面坐标、强度梯度等数学手段,将SWOT分析方法引入环境规划领域,构成了一个适合于环境规划决策过程中应用的系统和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城镇的环境规划实例,深入探讨了在城镇环境规划中如何引入SWOT分析这一重要方法,并成功得出了该镇环境规划的方向和对策,为其他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2.
从信息化赋能到综合赋能: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智慧社会”建设目标,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主的信息化技术赋能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化的主要动力与发展重点,而如何理解并推进智慧社会发展则是智慧编制与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人地关系和地域生命有机体理论是智慧社会下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基础,需要从信息化赋能向包含技术赋能与创新赋能的综合赋能理念转变,探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思路,进而构建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人为本为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和制度创新为支撑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EPTI),并探讨规划编制的智慧化以及规划实施的智慧化。 相似文献
73.
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积极探索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必要举措。文章以铁岭市八棵树镇为典型,通过对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八棵树镇环境保护规划,并为搞好小城镇环保规划和生态建设给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若干问题探讨——以云南德宏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新生的一种分区,也是该轮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核心内容。在剖析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基本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在确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3—2010)的规定,结合德宏州实际,制定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共计将德宏州划分为8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即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城镇村发展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林业发展区;同时,探索和确定了德宏州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步骤,并应用GIS技术编制了德宏州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图。德宏州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结果符合德宏州实际,对指导全州未来土地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制开发\"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统筹图绘制系统\",实现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管理智能化,有效利用保障资源,提高保障工作效率。方法采用C/S和B/S模式相结合,前台以NevronNETVision为系统开发平台,后台数据管理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和AOE网分析技术,实现图形绘制和确定关键路线。结果通过导入Excel工作薄,实现统筹图、甘特图、资源载荷图的自动生成,提供可视化的图形编辑和统筹图的规范性检查,能进行关键路径、时间参数计算和人员负荷分析。结论 \"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统筹图绘制系统\"智能、高效,为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管理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对空置住房进行精准感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华北X县2019年全县居民用电大数据构建了一种精准的空置识别和空置率计算模型。结果显示:该县出现过空置的住房占比高达33.81%,年空置率为21.64%;月空置率在一年中随月份小幅规律波动,波谷出现在2月和8月,波峰出现在5月和11月;村空置率具有空间自相关属性,县城为空置率高值集聚区;全年性空置为1931种空置节律模式中最主要的一种。将空置成因归纳为举家迁移和入城团聚等新流动模式促使全年空置和春节空置增多;扩展家庭内部住房过滤引发老旧住房空置;县城住房城镇化导致中心城区出现空置。应重视空置识别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作用,客观看待乡村住房空置现象,高度警惕县城的高空置率问题。 相似文献
77.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层级性等内涵,探讨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基本逻辑问题、应用挑战与应对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双评价”的理论发展和相关政策响应,剖析了“双评价”在应用探索、内涵扩充、系统支撑三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和服务目标,阐明了承载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之间关联逻辑的演进历程。总结了当前“双评价”在应用上的几个关键挑战:一是“双评价”应用于“三区三线”划定的逻辑尚未明确;二是当前承载能力评价与未来规划决策之间存在逻辑悖论;三是“双评价”在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传导失灵;四是两个评价之间的关联逻辑仍存在争议。为此,提出了应对“双评价”挑战的四点建议:深化理论认知、拓展评价维度、建立传导机制、厘清内在关系,以提升“双评价”对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78.
79.
论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总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目前实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趋势,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的全过程总量控制概念,即:基于工业固体废物的最小产生量、最大综合利用量、最大处理处置量、最小排放量这一连续的、全过程的总量控制程序,并就典型案例介绍了全过程总量控制的两种方法(物质流核算控制法,环境规划控制法)。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