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483篇
基础理论   3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只有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才能发挥其作用,根据预警体系的特点、内容以及要实现的功能,论述了信息系统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系统的组成和系统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Improving biodegradability of PVA/starch blends is a reality already documented by a number of works. Admittedly,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roducts (for example, tensile strength) are somewhat worse, but suitable composition optimizing or chemical modifying of starch may eliminate the problem to a large degree. This work is an attempt to find another potential effect influencing biodegradability, that of technological procedure for producing films from these blends on an extruder. The procedure with a so-called pre-extrusion step (two-stage) and dry-blend (single-stage) produced blends of slightest differences in achieved biodegradability (virtually within limits of experimental error) in aerobic (76 vs. 79%) as well as anaerobic breakdown (48 vs. 52%). Conversely, morphological analysis exhibited superior homogeneity of films prepared by the two-stage process; their tensile strength was also higher.  相似文献   
93.
浅议经济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开发区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的区别入手,分析了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并对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模式,并提出在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上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94.
浅议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建设运行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山东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的实际,从基础能力建设、设备运营维护、运行监督管理、自动数据认定使用等关键环节入手,就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
针对土壤环境监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空白试验、检出限、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和标准文本等方面,指出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对土壤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适用性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保证土壤标准制修订质量和标准执行质量,应研究适宜土壤监测方法标准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及时修订《HJ 168—2010》或发布补充要求;对现有土壤监测方法标准进行技术评估,加强对于土壤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96.
环境水样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硫化物是水质检测的一个重要参数,因其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具有很高的毒性而备受关注.综述了近5 a来环境水样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电致化学发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法、流动注射法),色谱法,以及电化学法(阴极溶出伏安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电催化氧化法、生物传感器法),...  相似文献   
97.
This paper focusses on a conceptual overview of ways to addres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s (ES) in a country as large and heterogeneous as Russia. As a first step, a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the services for the federal subjects of Russia was chosen, i.e., its constituent provinces and similar entities, in physical terms. Russia harbors a great diversity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systems which are suppliers of ES, and likewise a variety of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shape the demand for these services and their consumption.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described permits several important tasks to be address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people’s needs for 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donor and acceptor regions, and zoning of the country’s territory for ES assessment. The next step is to prepare a prototype of a National Report on ES in Russia, for which we are presenting the plann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8.
周聿泓 《四川环境》2012,(4):143-146
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移动执法系统,是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利用手持终端(PDA)、手提电脑等设备,通过无线数字通信网的支持,实现在任何执法地点都可从后台业务系统中获取所需的业务数据、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同时将现场执法的信息及时回传至后台系统中。本文介绍了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以及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环境污染事故不仅造成了环境危害,而且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产生了重大威胁。鉴于环境污染事故的多发性、危害性,应急处置显然非常重要,而构建强大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有助于应急处置和分析决策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环境应急处置需求,提出了建立环境污染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00.
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四川环境》2010,29(5):127-129,138
从分析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民事责任的性质入手,探讨了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对开发商的适用性和合理性,阐明了开发商的责任范围,提出了完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议。主要结论:目前我国尚缺乏合理的约束开发商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开发商的隔声减噪义务主要包括留出与道路之间的防噪距离和采取安装隔声窗、封闭阳台等隔声措施;应将门窗封闭状态下的室内噪声限值颁布为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