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kind of integrated modeling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a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for a hazard and the subsequent interdependencies among the interconnected infrastructures. The develop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a network of hydroelectricity generating infrastructures, e.g., water storage concrete gravity dam, penstock, power plant and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he modeling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fragility curves development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based structural–hydraulic modeling,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stochastic Petri net (SPN) modeling, and Markov Chain analysis. A certain flood level probability can be predicted from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and the most probable damage condition for this hazard can be simulated from the developed fragility curves of the dam. Consequently, the resulting interactions among the adjacent infrastructures can be quantified with SPN analysis; corresponding Markov Chain analysis simulates the long term probability matrix of infrastructure failures.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quite convincing to prove the novel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to the field of infrastructure interdependency analysis which might serve as a decision making tool for flood related emergency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62.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的中心,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区域,核算碳排放责任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对于制定城市低碳发展路径至关重要。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其“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区域发展特征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的减排进程,开展碳排放责任研究有助于引导东北地区城市低碳发展。本研究分别从“生产者责任原则”“消费者责任原则”“供应者责任原则”三个视角构建碳排放责任核算模型,计算了东北地区36个城市的碳排放,并分析城市碳排放的差异性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多种责任原则下的碳排放存在差异,碳排放的分布特征与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本研究将为东北地区城市的碳排放责任分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并为其他城市的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3.
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之一,也是环境制度压力的主要调控对象,如何引导和控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已成为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议题。根据制度理论,以中国上市公司7459个观测值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估了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还引入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压力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提升;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因素正向调节了制度压力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并且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强。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这些结论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企业自身因素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同时为政府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4.
董斌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5):121-126
"防患于未然"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预防性责任应对环境风险的价值诉求。预防性责任是在有危害之虞或损害已经发生且侵害处于持续状态时采取的积极预防性的救济措施,面向的是抽象不确定性。预防性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以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为主。但在环境司法实践中,预防性责任呈现出环境侵害标准不明和责任形式单调等问题,掣肘环境司法良序发展。鉴于此,需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预防性责任适用规则进行系统性优化,在遵循预防原则的前提下,明晰环境侵害标准,增设责任承担方式,建构举证责任转换规则以及设置预防性执行措施等,进而发挥预防性责任的前瞻性预防功能,以促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满足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265.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具有丰富的制度内涵,在当前强化排污单位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的政策目标下,对有效形成企业持证排污、政府依证监管格局,提升固定污染源污染防治的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制定为契机,以排污许可证整合企业污染防治义务,厘清政府和企业的权力义务边界,明确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控制的责任范围,具体化监管要求,增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理的预期,激励和推动企业强化对自身排放行为的管理,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污染源监管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266.
北京市能源利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能源消耗对未来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以2000年为基准年,2008年为目标年,建立了北京市城八区能源利用相关的一次PM10、SO2和Nox的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城八区内各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分析其排放和浓度分布特征及行业分担率,并预测2008年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对于能源消耗排放的一次PM10和SO2,工业排放对其浓度的贡献率在40%以上;机动车排放对Nox浓度的贡献率在65%左右;按照现行的政策和发展趋势,2008年北京市城八区的空气质量将有所好转,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一次PM10、SO2和NO2在各监测点的年日均浓度分别约为25,50,51μg/m3.  相似文献   
267.
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的市场化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的市场化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环境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政府内涵。在环保实践中,运营市场化将进一步明确污染者治理的经济责任,节省污染防治设施基建费用,降低运行成本,营造“造血”功能。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市场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68.
当前,中国制造产业面临污染能耗大、全球竞争优势递减、人口红利消失、产品日趋同质化和客户需求日益个性化等产业困境。随着《中国制造2025》对服务型制造理念的推动,以实物产品为载体,衍生与产品相匹配的服务,并与产品构成“混合产品”来解决客户问题的观点逐渐被诸多企业认同和实践。在混合产品提供过程中,考虑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预防污染,以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政府约束,制造企业能否通过调整混合产品提供策略以削减上述顾虑并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要求?本文在耦合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混合产品理论的基础上,发现考虑环保效益的混合产品策略主要受政府、制造企业和客户决策行为的影响,籍此,构建了“政府-企业-客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各主体采取不同行为决策时策略的演化路径,并以共享电动汽车为例,验证本文模型,得到一些发现:客户支付意愿能促进策略实现,但促进作用边际递减,为此要求企业服务衍生把握深度和广度,并强调政府引导供需交互的重要性;策略稳定性受制造企业间接收益影响,而服务和环境元素对间接受益的影响更为显著;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和客户支付行为之间存在意愿平衡点,为政府制定适度性的扶持政策提供参考;潜在损失的增加促使企业和客户积极参与考虑环保效益的混合产品提供策略;政府参与度的增加促进客户价值创造效用边际递增。研究结论为制造企业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合理地提供混合产品,政府引导市场客户与激励制造企业方面的政策制定,客户对混合产品消费观念的重塑提供了建议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69.
Alternative and renewable fuels have numerous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fossil fuels as they are renewable and biodegradable, besides providing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and foreign exchange savings and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issues. Therefore, these renewable fuels can be used predominantly in compression ignition (CI) engines for transportation purposes and power generation applications. Today, the use of biomass-derived producer gas is more relevant for addressing rural power generation and is also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both NOx and soot emission levels. Although a producer gas–biodiesel-operated dual-fuel diesel engine exhibits lower performance, they are independent from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The lower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could be due to the slow-burning and lower calorific value of producer gas. For this purpose, exhaustive experiments on the use of Honge oil methyl ester (HOME)–producer gas in a dual-fuel CI engine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ts fuel efficienc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ssion ratio (CR) on the performance, combustion and exhaust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cylinder, four-stroke, direct injection stationary diesel engine operated using HOME and producer gas in a dual-fuel mod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OME–producer gas combination exhibited lower brake thermal efficiency (BTE) with comparable emission levels with the diesel–producer gas combination at different CRs. Comparative measures of BTE, peak pressure, pressure–crank angle variation, heat release rate, smoke opacity, and hydrocarbon (HC), carbon monoxide (CO) and nitric oxide (NOx) emission level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sed.  相似文献   
270.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面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企业的管理者在环境保护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可以"有所为."本文从环境管理敏感度和环境管理自主裁量度两方面归纳和总结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措施和方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施绿色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图1,表1,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