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Koos van der Bruggen   《Safety Science》2008,46(7):1137-1148
In this article some considerations are present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judging responsibility for infrastructural systems from a moral point of view. Infrastructural systems are essential for present day high-tech society. Without good working infrastructural systems people would hardly be able to survive. The importance and relevance of good working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for states and other public authorities are illustrated with some examples. Next,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in relation to infrastructural systems is developed. Outcome responsibility and remedial responsibility – developed in philosophy of law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 are elaborated as useful concepts for dealing with responsibilities in infrastructural systems. This analysis is applied to the players on the infrastructural field: governments and other public authorities, non-state institutional actor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individual agents. In a last paragraph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which can be applied for apportioning responsibility for infrastructure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302.
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与碳排放限额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主要国家、九大区域及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两大集团的二氧化碳历史累积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对目前主要的碳排放限额分配方法与原则进行了评述,指出人均原则是应坚持的分配原则。针对以当年还是以1990年为人口基年以及考虑历史责任与否提出了4种人均碳排放限额分配模式,并用其计算了全球九大区域以及中国的2050年碳排放限额。结果表明,考虑历史责任与否对碳排放限额分配结果的影响相当大,而且只有采用考虑历史责任并以1990年为人口基年这一人均分配模式,中国2050年的碳排放限额才可能高于其预测排放量  相似文献   
303.
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为了提高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能力,采用分析对比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公路交通在防抗2008年南方大雪灾中的应急管理工作与处置技术,研究国内外目前应对极端天气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主要在组织机构、责任机制、信息渠道和处置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提出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应急处置的具体流程,可以迅速控制、减轻和消除公路交通极端天气引起的危害,及时恢复公路交通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304.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绩效评估建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手段,从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安全教育培训、员工权益维护、规章制度管理、作业场所管理及事故管理等方面建立系统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变权综合理论,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绩效评估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依法生产经营是对进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绩效评估的前提,机构与人员设置、作业场所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事故管理、员工权益维护等子体系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所构建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绩效评估方法和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5.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矩阵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针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矩阵新方法。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彻底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任务,明确划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个人和部门的角色,并按照每一项安全生产任务有且只有一个角色、每一个角色至少参与一项安全管理任务的准则,建立一般类型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矩阵,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有序清晰地体现在一个责任矩阵中,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管理权有所属、事有所任、责有所归。这对指导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6.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戈什模型,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核算并分析了1995~2011年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下游碳贸易平衡.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中国收益侧碳排放远小于直接碳排放,下游碳贸易平衡年均增长率达11.92%,中国是收益侧碳排放最大的净进口国.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巴西等国对中国收益侧碳排放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收益侧碳排放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建立以收益原则为基础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和有效的碳减排方案,有利于中国主张合理的碳排放责任原则和实行有效的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307.
在安全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安全责任追究力度越来越大,政府和官员对安全管理更多倾向于采取自我保护式的高压和严惩。这种管理模式在各方利益主体的博弈下,使得安全管理的目标与结果产生变异,甚至会产生不愿看到的结果。事实上安全管理制度运行的成本是巨大的,单靠严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本文运用博弈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等经济学方法,对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安全管理必须理性预防,堵疏结合,通过设计符合客观规律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方能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08.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责任书的指标体系量化程度不高、责任人及责任不清、督查力度不够、考核奖惩难以落实等.对策:改任期责任书为年度责任书;任务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进步明确责任,建立政府协调和制约机制;加大督查力度,严肃考核、验收、认真兑现奖惩.  相似文献   
309.
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方案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笔者通过调研许多地方的经济现状、重大危险源和现有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资源 ,提出了省级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在应急救援情况下的响应程序。要在省、市 (地区 )、县三级建立起权威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才能使应急救援体系实现高度的统一指挥 ,灵敏高效 ;充分地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种救援力量和通讯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促进“110” ,“119” ,“12 0” ,“12 2”等通讯网络联动 ,并逐步应用GPS ,GIS等资源 ,建立先进的动态跟踪监测 ,可视的信息系统 ;应急救援队伍由3部分组成 ,即政府主办的公共应急救援队伍 (现有 )、政府资助由行业或集团公司主办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自备的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对体系中各种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10.
In recent years, the debate on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has shifted from a focus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wards a broader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hemical industry's approach to CS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emerging economies: Mexico and South Africa. The global chemical industry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respond to public concerns ab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xic waste and human health by adopting an industry‐wide code of practice, known as Responsible Ca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hemical industry has responded to the broader debate on CSR.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response to social issues by Mexican and South African chemical companies has tended to be limited to the ‘community awarenes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AER) or community dialogue compon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voluntary management framework, Responsible C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regulatory 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different levels of civil society engagement, reveal additional limitations for CSR, beyond that of the Responsible Care framework.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influences the extent to which companies embrace CSR, especially in emerging economies, and highlights several challenges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 in moving forward on CSR: credibility, stakeholder engagement, value‐chain accountability, disclosure and transparency. Reflecting on these challenges, the authors conclude by recommending a renewed focus on: (1) developing a broader set of CSR management practices beyond Responsible Care; (2) institutionalizing stronger accountability measures, such as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and (3) developing multi‐stakeholder partnerships that complement regulation and build public sector regulatory and guidance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