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31.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贸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贸易中的隐含碳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梳理了隐含碳的概念及估算方法,首先对隐含碳概念以及渊源进行阐述;其次,归纳分析3种碳排放责任的认定原则,由此判定共同负责制应是断定一国隐含碳责任的依据;第三,对目前3种估算隐含碳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关系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332.
指出电子废物具有商品性、外部性、公共物品三个经济学属性,以及在市场条件下上述属性所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研究了延伸生产者责任的理念、框架和种类,总结了电子废物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的两种执行方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实际现状,提出了分阶段完善我国电子废物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3.
对废旧汽车的回收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汽车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各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汽车回收行业的实施,汽车回收利用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章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定义和责任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汽车回收管理在国外的实施情况。探讨了在汽车回收管理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施手段。根据我国汽车回收的现状,并参照国外先进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实行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汽车回收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34.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eeks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to the product lifecycle and achieve greater economic efficienc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roducts at end of life. For such integration to be actualized, however, producers may need to be accorded greater programmatic authority and flexibility than is often in some EPR policies that stipulate defined roles for other entities along the product chain. The proper allo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among the parties and, in particular, the roles of the producers and local authorities remains a principal component of EPR policy construction. The analysis outlines four broad categories of financial and programmatic responsibility that currently reside within EPR programs in North America.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a research agenda to further define th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that result i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EPR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