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381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证据法学概念的角度浅析了环境监测原始记录的证据范畴,根据其所属范畴的证据要求,归纳了环境监测原始记录的证据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了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2.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空气质量普适韦伯指数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适当设定各项空气污染物浓度"参照值"cj0的基础上,用相应于"参照值"cj0的污染物的"规范值"xj作为基于韦伯-费希纳(W-F)定律空气质量指数公式中的污染刺激量。由于各污染物同级标准的浓度"规范值"xjl差异不大,从而可以认为各污染物的韦伯指数公式等效于一个具有共同适用的韦伯常数α的W-F指数公式,并采用粒子群(PSO)算法优化得出α,得到对7项空气污染物皆适用的空气质量普适韦伯指数公式。该公式应用于多个实例分析,并与多种其它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表明,空气质量普适韦伯指数公式具有简单、实用和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各类型压力对飞行员安全绩效的影响规律,为飞行员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依据,选取某航空公司200名飞行员进行压力测试,并调取其近6 a的飞机品质(QAR)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将飞行员压力数据与其QAR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飞行员压力对飞行安全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负荷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组织管理压力会显著负向影响飞行员安全绩效;角色压力和专业发展压力会显著正向影响飞行员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74.
石油炼制是产生恶臭污染的重点行业之一,恶臭强度是评估恶臭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以炼油厂厂界大气特征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检出率、嗅阈值和物质浓度3项指标,采用指标评分法筛选出厂界主要恶臭污染物硫化氢、氨、甲苯和二甲苯。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了恶臭强度分级评估方法,以某炼油厂为例进行了厂界恶臭强度评估,结果表明,厂界恶臭强度值为0.63,属于Ⅱ级(轻污染),硫化氢是恶臭强度的主要贡献源。应用感官测定法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从恶臭管理的角度看,炼油厂在厂界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实施恶臭污染综合治理措施,以改善周边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5.
Although a freshwater planarian is proposed as a potential model for studying toxiciti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they are less sensitive to metal exposures, compared to other freshwater invertebrates. We hypothesised that the metal uptake is low in treated planarians, which may lead to their higher tolerance to metals. The acute toxicities of Cu and Zn to Dugesia japonica were determined. The 24- and 48-h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 were 4.50 and 3.46?mg?L?1, respectively, for Cu, and 41.97 and 37.79?mg?L?1, respectively, for Zn. Accordingly, combining with the data on Cd in our previous study, higher tolerance of planarians to metals was revealed. Also, tissue levels of Cd, Cu, and Zn in treated D. japonica were determined, and their dissolved uptake rate constants (k1)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bioaccumulations of these metals in D. japonica were, indeed, lower than that in other freshwater invertebrates having higher susceptibilities to these metals.  相似文献   
76.
山区农业转型对于我国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效率、土地整治方向以及生态建设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重庆市农用地整治项目的主要分区,通过定义作为农业转型产物的"规模农地"相关概念及其判读标准,旨在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路径对重庆市典型山区地貌的耕地利用现状给予指导和改善意见。首先选取三峡库区腹地5个区县为研究区,并结合研究区实际对"规模农地"进行等级划分,利用Arc GIS10.2等软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核密度测算、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斑块特征、数量分布、空间格局三方面对研究区内规模农地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规模农地斑块特征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小规模农地斑块密度最大为6.004,大规模农地平均最近指数MNN值最低为643.401,且农地规模越大,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WMPFD值和聚集度AI值越高;(2)中、大规模农地数量多集中在奉节县,微、小规模则多集中在巫山县,且规模农地自身及其相互之间存在固定的邻接性规律,即同类斑块之间的邻接性与其斑块大小成反比,不同类型斑块之间则与之相反;(3)研究区规模农地整体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奉节县中部以及巫溪县东部,沿江流域的平坝地区分布相对密集,且不同类型规模农地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对臭氧氧化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mg/min,反应温度为20'E和初始pH为10.61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0.999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1.01×10^-3s-1。该条件下,臭氧氧化对COD的降解主要来源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4.25~12.75mg/min)、不同的反应温度(10~40℃)和不同的初始pH(3.76~12.53)下,COD的降解也同样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COD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554×10^-3)s-1增加到(1.06×10&-3)s-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427×10^-3)s-1增加到(1.40×10-3)s-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却越小;在初始pH3.76~10.61范围内,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18×10^-3)s-1增加到(1.01×10^-3)s-1,在初始pH为12.53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下降到(0.857×10^-3)s-1。  相似文献   
78.
对臭氧氧化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反应温度为20℃和初始pH为10.61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0.999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bs=1.01×10-3 s-1。该条件下,臭氧氧化对COD的降解主要来源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4.25~12.75 mg/min)、不同的反应温度(10~40℃)和不同的初始pH(3.76~12.53)下,COD的降解也同样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COD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554×10-3) s-1增加到(1.06×10-3) s-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427×10-3) s-1增加到(1.40×10-3) s-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却越小;在初始pH3.76~10.61范围内,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18×10-3) s-1增加到(1.01×10-3) s-1,在初始pH为12.53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下降到(0.857×10-3) s-1。  相似文献   
79.
周聿泓 《四川环境》2012,(4):143-146
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移动执法系统,是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利用手持终端(PDA)、手提电脑等设备,通过无线数字通信网的支持,实现在任何执法地点都可从后台业务系统中获取所需的业务数据、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同时将现场执法的信息及时回传至后台系统中。本文介绍了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以及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0.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南充市两县三区的城郊农村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环境法律“知”的水平中等、个体差异较大,环境法律“行”的水平偏低,“知”与“行”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这与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和所处地域有关。为此,提出了从“知”和“行”上加强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的环境法律知识教育和环境维权意识教育的建议,这也是提高城郊农村居民环境法律意识的途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