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为构建一套有效选择可再生能源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考虑多种能源的不同特性对环境与经济承载力的制约,围绕经济、环境、技术、社会政治及能源来源质量5个维度,提出能够全面评价可再生能源的指标体系和基于情景模糊动态MABAC(多属性边界逼近区域比较法)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构建上,采用情景模糊集(picture fuzzy set,PFS)对MABAC进行改进,实现在多准则决策问题中利用模糊信息进行精准决策.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因素与MABAC相拟合,进一步求得可再生能源与边界逼近区域的贴近度,确定与地方环境承载力相适宜的可再生能源.结果表明: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条件下,风能、太阳能、水能与边界逼近区域的贴近度分别为0.102 66、-0.133 90、0.040 16,说明风能为经济效益最佳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为可利用能源;在未考虑时间因素条件下,所得到的贴近度则与之存在差异,风能、太阳能、水能与边界逼近区域的贴近度分别为0.011 29、-0.058 00、0.023 40.研究显示,基于情景模糊动态MABAC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相符,且通过模型的验证过程来看,该模型不仅可以提高结果的精确性,也同样易于实施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412.
利用海水水质单因子判别法、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法从不同角度对近3年北黄海丹东近岸海域的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状况和生境质量状况进行对比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以理化指标为评价因子的水质状况与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在四类和二类功能区水体中一致性均较好;以生物指标为评价因子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同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在四类功能区水体中的一致性较好,而在二类功能区水体中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413.
以三峡库区万州段干流及典型支流澎溪河为研究对象,监测2019年4~9月水华期间水体中CO2浓度以及12个环境指标,估算水-气界面CO2通量并进行支干流对比.将12个环境指标分为气候因子、水环境因子、碳源因子、营养因子和沉积物因子,探讨5类因子对CO2通量的影响途径和贡献率,进一步为控制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积累和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内高阳、黄石和万州平均CO2通量分别为(1.445±1.739)、(3.118±2.963)和(2.899±1.144)mmol·(m2·h)-1,表现为:澎溪河支流高阳<干流万州<澎溪河支流黄石.从变化幅度来看,支流水体CO2通量变幅较大,干流水体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是较稳定的CO2"源".长江干流作为陆地向海洋的生源物质运输枢纽,相比其支流碳含量和流速更高,这使得通常情况下干流CO2通量大于支流.但水文情势的不同使得同一支流不同点位CO<...  相似文献   
414.
为分析小流域水质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适应度,以小安溪流域2017年和2018年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加拿大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利用等标水质分析的思想对比了四种方法的评价准确度。评价结果显示:单因子评价法更适合评价水质分布较均匀的流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要更为客观一些,加拿大水质指数法更适合较大的、评价指标较多的流域。综合指数评价法是最适合小流域水质评价的。其结果为小流域水质评价方法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1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作场所粉尘检测和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对我国和美国工作场所中粉尘的采样、检测数据的统计处理、评价以及工作场所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美国把粉尘职业暴露水平的检测、数据的统计处理、评价以及再检测与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并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我国和美国的粉尘采样方法基本相同,但我国缺少对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暴露水平检测结果的统计处理以及再检测与评价的管理规定。通过对中美两国相关内容的对比和分析,针对完善我国粉尘暴露检测、数据统计处理、评价以及再检测与评价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16.
不同分析方法测定结果间的比较,或者说如何判断两种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是检测实验室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应用场景包括方法标准验证实验、新方法与经典方法间的比对,特别是在缺少标准样品、测试数据不满足t值检验的条件下,选用合适的判据尤其重要。以采用单波长激发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Cd、As、Pb、Cu、Zn、Ni、Cr、Co、V、Mn、Mo、Sb等重金属含量所得数据为例,探讨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附录B中规定的"数据对t值检验法"的不足及改进办法,即用数据对相对偏差和再现性限合格率作为判据,判断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一组验证样品分别用两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测定,在数据对t值检验的基础上,取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与相关限值进行比较,或者取两者的差值与基准分析方法标准规定的再现性限进行比较,利用合格率大小协助判断了两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符合日常质控技术规范中关于精密度的规定,实用性强,是一条将数理统计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合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17.
中国环境空气苯系物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和评价中国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量化的手段评估环境空气VOCs监测数据质量,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笔者以环境空气VOCs中的苯系物为代表,组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6家各级各类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实验室比对,利用稳健统计技术分析评价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苯...  相似文献   
418.
采用酸化吹气装置结合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对固体废物中硫化物进行测定.考察酸性试剂的选取、加入量及酸化吹气反应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前处理条件为加入10 mL体积比为1:1的磷酸,酸化吹气45 min.为确保吸收液中硫化物不被氧化,向吸收液中加入一定量抗氧化剂.结果表明:当抗氧化剂加入量为5 mL时,吸收液中硫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