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075篇
综合类   590篇
基础理论   37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133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4篇
  1975年   10篇
  1973年   16篇
  1972年   14篇
  197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随之带来的是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实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本文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结合港口规划环评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评的技术路线和评价内容进行了总结。评价重点内容从规划协调性分析、环境承载力、公众参与和风险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为其它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为了实现土地的规划和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为规划决策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文章阐述了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意义、内容及相关程序,同时也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积极推进及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现阶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3.
概括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思路。归纳总结了规划环评的主要内容,并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富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例,对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保税区建设是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和内部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有助于保税区建设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本文以珠海保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根据保税区的自身特点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思路和指标,并通过承载力计算对保税区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规划应考虑土地空间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5.
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对完善港口功能,振兴临港产业,缓解城市污染,促进港城互动,建设美丽港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针对搬迁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搬迁改造规划,加大环保力度,从秦皇岛港口规划、布局到建设、生产,全面落实《绿色港口评价等级标准》,将改造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全力将秦皇岛港建设成为绿色港口。  相似文献   
106.
基于遗传算法的可持续土地利用动态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和求解多目标可持续土地利用动态规划模型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处理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其详细步骤为:在分析区域特征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通过现状分析设置土地利用类型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多目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得pareto解集;最后运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对规划期内各时间段的pareto解集进行模糊动态优选,以最大优属度判定原则确定出最优决策序列。自贡市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解决多目标协调问题,并通过提供多方案选择性,从而使规划更具灵活性,同时又便于充分吸纳公众参与,减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增加规划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7.
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城市景观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规划理念为体现城市旅游形象,显现城市三脉,提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创造城市旅游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以理念形象为核心,人地协调性、主题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特色性与风格统一性相结合。并对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结构要素和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构要素分为城市景观整体结构、特色城市景观带(区)和城市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组成要素可分为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08.
Wamsler C 《Disasters》2006,30(2):151-177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ities can be worse than in other environments, with poor and marginalised urban communi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being most at risk. To avoid post-disaster destruction and the forced eviction of these communities, proactive and preventive urban planning, including housing, is required. This paper examines current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within international aid organisations regarding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roles of urban planning as a tool for reducing disaster risk. It reveals that urban planning confronts many of the generic challenges to mainstreaming risk reduction in development planning. However, it faces additional barrier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dentified lack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risk reduction are, first, the marginal position of both fields within international aid organisations, and second, an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respectiv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To achieve better integration, a conceptual shift from conventional to non-traditional urban planning is proposed. This paper suggests related operative measures and initiatives to achieve this change.  相似文献   
109.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风险管理机构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统筹规划,专人负责,科学管理,共担风险”为原则,以梯形架构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对中国综合风险管理机构未来体系建设的一个建议,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0.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及应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港口规划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港口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为我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