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413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01.
The intensity of available light i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how well a diurnal animal can distinguish color. Primat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olor vision may exhibit behaviors that maximize visual contrast during critical activities such as feeding. We hypothesized that (1) trichromatic taxa will feed in a wide range of light conditions because color constancy permits stabilized color appearance across changes in illumination, and (2) that taxa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dichromatic individuals will tend to feed at higher light levels to increase color contrast. We recorded light levels during feeding bouts of seven primate taxa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color vision: the dichromatic Lemur catta, two polymorphic species, Propithecus v. verreauxi and Ateles geoffroyi, and the routine trichromats, Alouatta palliata, Colobus guereza, Piliocolobus badius, and Cercopithecus ascanius. Results were equivocal for our hypotheses. While routinely trichromatic taxa used varying light levels, the pattern of results did not differ from the dichromatic Lemur catta. However, polymorphic taxa not only sought the highest light, but females, which are the only individuals in polymorphic taxa that can be trichromatic, fed in higher light levels than males when eating non-green foods.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selection operating to maintain a balanced polymorphism in these taxa, thoug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ight levels and color vision type for the females is unclear. Our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trichromatic vision may afford a selective advantage because it permits foraging under a greater range of light levels.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分布类型和聚集强度指数对山东主产区赤松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及强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鲁东丘陵区的赤松种群生林一般表现为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人工林则呈现均匀分布;在赤松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了由幼苗→幼树→大中树扩散态势的一般规律,但鲁东丘陵区次生林由于受人为、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其分布类型和聚散态势呈明显的多样化,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人工林则表现为聚集→扩散的独特态势。  相似文献   
103.
104.
外加镍在土壤中的形态与再分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镍处理土壤经室内培养12周后,采用连续提取技术对试验土壤中镍的形态与再分配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加的水溶性镍进入土壤后的主要存在形态与添加的剂量有关:低剂量时,以铁锰氧化态为主,这一形态在100mg·kg-1处理土壤中占比例最大,达到31.6%;高剂量时,以交换态为主,这一形态在1600mg·kg-1处理土壤中占比例最大,达到48.4%。随着镍添加剂量由0(对照)增加到1600mg·kg-1,再分配系数逐渐由1.00增大到30.65;金属结合强度系数则由0.90减小至0.25,也反映出进入土壤中镍的剂量较大时,镍是以不稳定的形态占优。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土壤具有减小镍的环境危害的作用,但这种缓冲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镍的形态会继续发生变化,但这一转化过程是缓慢的。因此,一旦土壤发生重金属污染,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05.
煤矿井下气候参数和劳动强度对矿工生理参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采煤机司机和支柱工的劳动心率和能量代谢进行了现场实测。就气候参数和劳动强度对作业人员的生理参数影响进行了模拟实验,取得一些实验研究成果。对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保护井下矿工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对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和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在接种后第1~7 d通过不同时间添加Na2TeO3来施加Te(IV)胁迫,5种Te(IV)胁迫实验组的累计加Te浓度均为250 mg/L,结果表明:两种螺旋藻的最终生物量,从I~V组均呈增加趋势;其中IV、V组对S.platensis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利用动力学方程并结合胁迫强度的概念,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7.
在电场和电解副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选定0.5mA、1.0mA、1.5mA和1.95mA四种电流强度作为不同的运行条件,处理时间24h,分别测定反应开始和结束时厌氧污泥上清液COD、NH4 -N和VSS,其变化率随电流强度呈抛物线型变化.用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时,电场对污泥参数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的工作电流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的最佳工作电流强度为1.5mA.反静电场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使COD与NH4 -N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时,污泥的性质影响反静电场处理污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沙尘天气对环境空气中PM_(10)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2002年沈阳市沙尘天气时的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浮尘天气时环境空气中PM10浓度最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空气中的尘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沙尘暴出现频率低,持续时间短,但强度大,空气中PM10主要来源科尔沁沙漠、省内荒漠地带及本市地表沙尘;扬沙天气污染相对较轻,空气的PM10以本地地表尘为主。  相似文献   
109.
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混合液浓度的高低及其粒度分布特性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污泥浓度下,主要考察了曝气强度对污泥絮体粒度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粒度下的膜污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曝气强度提高,可以起到减缓污泥颗粒在膜表面的沉积作用,但高的错流流速产生的剪切效应使得污泥颗粒变得琐碎,导致细小胶体粒子和溶解性部分增多,增加了膜孔吸附和堵塞的机会,加剧了膜污染的进程。膜污染速率在曝气强度提高初期阶段迅速降低,接着又随曝气强度增加而缓慢升高,在污泥质量浓度为8 g/L的试验条件下,对应的最适曝气强度为84 m3/(m2.h)。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2种不同等离子体发生区和不同测量距离对等离子体发生区沿面蓝光中紫外光的波长和相对光强的影响,所测的臭氧发生量大的等离子体发生区的紫外光的相对光强高,测量距离与相对光强呈指数关系,并且等离子体发生区沿面蓝光具有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