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5篇
  免费   119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56篇
综合类   1715篇
基础理论   575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43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09篇
灾害及防治   86篇
  2025年   36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上海滩涂春季鸻形目鸟类群落及围垦后生境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市位于长江口,拥有大量可开发的滩涂资源,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滩涂景观和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在2004年春季,鸻形目鸟类迁徙中转停留时,实地调查位于上海东部沿岸的10个调查点,研究滩涂生境指标与鸻形目鸟类群落关系。此次观察到的鸻形目鸟类有13种,优势种有尖尾滨鹬和黑腹滨鹬,而20年前的类似调查则观察到23种,优势种为黑腹滨鹬、细嘴滨鹬和红颈滨鹬。通过分析滩涂结构、植被分布与鸻形目鸟类群落之间的关系发现鸻形目鸟类对生境选择中,滩涂结构完整度、藨草带和光滩带的宽度、周边景观的多样性、人为干扰程度都是影响鸻形目鸟类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最后,分析了鸻形目鸟类群落与栖息地景观的关系,并就如何改善围垦堤内的生态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2.
The Response of Hydrophytes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th Heavy Meta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effects of Cu2+, Cd2+, and Ni2+ at low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0.025 and 0.25 mg/ml) on the accumulation capacity, the state of the pigment complex, and photosynthesis rate have been studied in model experiments with three floating hydrophytes (Hydrocharis morsus-ranae L., Lemna gibba L., and Potamogeton natans L.) and four submerged hydrophytes (Elodea canadensis Michx., Lemna trisulka L.,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and Potamogeton lucens L.). Copper and cadmium are especially toxic at the concentrations studied. The effect of Cu2+ was the strongest in hydatophytes, and the effect of Cd2+, in pleustophyte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ydrophytes with respect to accumulation of metals and decrease in photosynthesis rate may cause predominant elimination of submerged species. Therefore, changes in the species structure of hydrophyte communities may be expected in waters polluted with metals.  相似文献   
73.
低温驯化是提高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组合工艺低温脱氮效能和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为探究低温驯化对污泥特性的具体影响,本文从温度敏感性、颗粒外观形态、胞外聚合物(EPS)组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对中高温培养(30℃)和低温驯化(15℃)PN/A颗粒污泥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反应热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驯化...  相似文献   
74.
细菌在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DNA和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不同曝气强化方式影响下的人工湿地单元内细菌多样性、代谢活性和功能.结果发现:①养殖废水和人工湿地处理组共检测到细菌4 04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α-变形菌、γ-变形菌和拟杆菌为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且人工湿地曝气强化方式会在...  相似文献   
75.
孙杏  胡凯  雷晨雨  陈卫 《环境工程》2021,39(4):147-155
针对微生物电解池(MEC)处理剩余污泥时水解速率慢、有机质降解率低的问题,采用冻融破解预处理剩余污泥,探讨了冻融对污泥泥质的影响及对后续MEC处理效能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冻融处理可以有效促进污泥絮体解散、细胞破裂及有机物溶出,在-18℃冷冻72 h,26℃融解3 h后,污泥SCOD增加了2.58倍。以冻融污泥为底物的MEC装置,在0.7 V外加电压条件下,污泥SS和TCOD去除率分别超过40%和60%。与未经处理的原泥相比,冻融处理提高了MEC装置的库伦效率和阴极H2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8%和6.7%。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冻融预处理促进了微生物电解过程中产电菌群(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生长和富集,改善了剩余污泥的资源利用和能源回收效益。  相似文献   
76.
通过实验室模拟富营养化水体进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鲴(Plagiogathops micrloepis Bleeker)混养,结合同位素标记与微生物检测,研究其中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揭示鲢鳙鲴混养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7.
快速砂滤池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中,其净水效能一直被认为是物理化学作用,而对滤池表面附着微生物的净水作用仍不明晰.为了解析滤池中微生物的群落构成和功能特征,研究对国内8个城市的11座饮用水快滤池的进出水和滤料进行采样分析.进出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滤池处理,溶解性有机碳(DOC)有少量去除,氨氮(NH_4~+-N)显著降低,硝酸盐氮(NO_3~--N)显著增加,总氮(TN)未发生明显变化.利用宏基因组技术获得了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和功能信息,滤池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占前10%)共14种,包括两类氨氧化细菌Nitrospira和Nitrosomonas.对优势菌属的功能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优势微生物菌群具有更高的碳水化合物、氮、硫和异生物质代谢功能丰度. Aeromonas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基因相对丰度最高,Bradyrhizobium的氮、硫及异生物质代谢基因的相对丰度最高,说明这两种菌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的重要菌属.通过评价各个优势菌属对异生物质的代谢潜能,发现Bradyrhizobium、Sphingomonas、Methyloglobulus、Sphingopyxis和Klebsiella是饮用水快速砂滤池中降解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关键菌.  相似文献   
78.
为明确温度对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降温实现了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22℃下的常温运行,探究了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反应器采用自配进水?间歇曝气方式运行,进水NH4+-N浓度约254mgN/L,试验过程出水NO2--N浓度稳定在在10mg/L以下,但NO3--N随着降温有升高的趋势;总氮容积负荷...  相似文献   
79.
孙寓姣  左剑恶  邢薇  李建平  鲁颐琼 《环境科学》2006,27(11):2354-2357
以小试高效厌氧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的颗粒污泥为对象,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定量链式聚合酶反应(RTQ-PCR)等技术研究了其中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特征微生物的空间分布和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有机负荷逐渐提高,颗粒污泥中古菌的群落结构的变化较细菌更为明显;细菌多分布在颗粒外层,而古菌则主要分布在颗粒内层;古菌含量略少于细菌,但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产甲烷丝菌在古菌中的含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80.
渔业复垦塌陷地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微生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森  路平  冯启言 《环境科学》2021,42(5):2541-2549
水产养殖行业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引起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问题.为探究渔业复垦塌陷地ARGs污染特征,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检测分析了渔业复垦塌陷地ARGs的相对丰度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区域共检测出29种ARGs,bacA在所有样品中相对丰度最高,达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