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3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22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5篇 |
废物处理 | 15篇 |
环保管理 | 52篇 |
综合类 | 579篇 |
基础理论 | 101篇 |
污染及防治 | 105篇 |
评价与监测 | 190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可吸入颗粒物是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以煤炭为燃料的锅炉是主要污染源,燃煤过程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及控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危害、来源以及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12.
以北京市26个PM10监测站点2007-07-01~2008-06-30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将这些监测站点划分区域,使得每个区域具有独特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依据各类区域的去除偏差识别冗余信息站点,优化监测网络.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监测网络包括10个具有独特季节变化特征的区域.通州、延庆、密云水库、房山良乡和平谷世纪广场为5个独立区域;丰台花园、丰台云岗、门头沟滨湖广场、海淀北部新区和石景山古城5个西部站点为一个区域;东城东四、东城天坛、西城官园、西城万寿西宫、朝阳奥体中心、朝阳农展馆和顺义站点构成一个区域;南部站点大兴亦庄开发区、大兴黄村和大兴榆垡为一个区域;密云奥林匹克广场和怀柔站点为一个区域;西北部站点海淀香山、昌平定陵、海淀万柳和昌平镇站归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PM10在2007~2008年具有独特的季节变化特征,PM10浓度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根据去除标准,设置2种PM10监测网络优化方案.方案1以监测网络不确定度为去除标准,12~18个站点即可完全代表26个站点的监测信息;方案2以2倍不确定度为去除标准,各典型月份需要保留的站点数目为10~13个. 相似文献
513.
广州亚运期间鹤山大气颗粒物及碳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期间,在鹤山连续测量了PM10、PM2.5及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合气象数据综合分析了该地区上述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鹤山大气颗粒物以PM2.5为主,PM10和PM2.5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2),其中PM2.5污染较严重;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鹤山OC、EC质量浓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OC和EC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R2=0.32),OC/EC质量浓度比值远大于2,说明鹤山大气OC、EC来源较复杂,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估算的二次有机碳(SOC)占OC总质量的66.5%。各种气象因素中,风速对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影响最大,秸秆燃烧等人类活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14.
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天然草地群落土壤呼吸对模拟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呼吸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生态学过程之一,降雨是土壤呼吸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为探明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土壤呼吸对降雨的短期响应规律,选择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为优势种的3种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6月和7月,以未降雨群落为对照,对比测定了2种模拟降雨量(15 mm和50 mm)下连续8 d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等.结果表明:2种模拟降雨量对3种草地群落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50 mm降雨下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增加量高于15 mm降雨.3种群落土壤呼吸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土壤呼吸速率峰值高低顺序为:白羊草(1.75 g·m~(-2)·h~(-1))铁杆蒿(1.69 g·m~(-2)·h~(-1))达乌里胡枝子(1.12 g·m~(-2)·h~(-1)).0~10 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对数函数关系.3种群落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值变化范围是1.31~2.01,且月份和降雨量处理间均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准确评估降雨格局改变背景下退耕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需考虑群落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515.
516.
高度集中的煤炭产业和繁忙的交通运输使得汾渭平原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以统计的方法分析了2017年汾渭平原东部三门峡市、运城市、渭南市、洛阳市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演变特征,并与北京市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2017年汾渭平原东部颗粒物污染形势较为严峻,ρ(PM2.5)年均值范围为61~75 μg/m3,高于北京市(58 μg/m3),ρ(PM2.5)/ρ(PM10)范围为0.47~0.57,远低于北京市的0.66,说明汾渭平原东部一次颗粒物的贡献更为显著.②与北京市相比,汾渭平原东部重污染有效时数较长,在三门峡市、运城市、渭南市和洛阳市出现PM2.5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的时数分别占全年总时数的6.56%、8.91%、9.23%和9.10%.但由于汾渭平原东部重污染期间颗粒物质量浓度较北京市低,因此造成汾渭平原东部和北京市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平均值在颗粒物质量浓度年均值中占比基本相同.③汾渭平原东部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周变化特征与北京市有显著区别.④重污染期间,汾渭平原东部ρ(PM2.5)和ρ(PM10)的日变化特征与ρ(SO2)相同,均呈白天高、夜间低的特征,而北京市ρ(PM2.5)和ρ(PM10)的日变化特征与ρ(SO2)相反,呈白天低、夜间高的特征,说明汾渭平原东部特殊的能源结构、边界层动力演变和局地环流造成高架点源对重污染期间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较显著.研究显示,汾渭平原东部应该加强重污染期间高架点源的管控. 相似文献
517.
宁波市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来源解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2010年在宁波3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不同季节的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颗粒物源类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SOC(二次有机碳)对PM10和PM2.5的贡献,据此重新构建了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宁波市区的PM10和PM2.5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煤烟尘、二次硫酸盐和机动车尾气尘是环境空气中PM10的主要来源,其分担率分别为23.0%、15.9%、13.3%和12.3%;对PM2.5有重要贡献的源类是城市扬尘、煤烟尘、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硝酸盐和SOC,其分担率分别为19.9%、14.4%、16.9%、15.2%、9.78%和8.85%. 相似文献
518.
高浓度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损害,室内PM10是宣威肺癌的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宣威肺癌高发区虎头村2008年冬季取暖期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种类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和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数量-粒度分布上,烟尘集合体、矿物颗粒在虎头村呈现呈双峰分布,主峰为0.1~0.6μm,燃煤飞灰虎头村PM10数量贡献最大,说明虎头村燃煤污染严重;自然来源的不规则状沙尘对虎头村PM10的数量贡献更大;体积-粒度分布基本上呈单峰分布,1~2.5μm的颗粒物对质量浓度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19.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of up to 10 µm collected at an urban and a rural area at Sarajevo in 2013 and 2014 was acid digest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oncentrations or extracted with synthetic gastric juice for the bioaccessible fractions of Cd, Cr, Cu, Fe, Mn, Ni, Pb, V, and Zn and determined by graphite furnace and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Cr, Cu, Fe, Mn, Pb, and V were higher at the urban site, while those of Cd, Ni, and Zn were virtually equal at both sites. The average bioaccessible fractions exhibited the following trend at both sites: Fe > Zn > Cu > Mn > Pb > Cr > V > Ni > Cd. Enrichment factors and daily intake of metals by inhalation we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520.
Christina Emmanouil Eumorfia Drositi Vasiliki Vasilatou Evangelia Diapouli Konstantinos Krikonis Konstantinos Eleftheriadis 《毒物与环境化学》2017,99(4):691-709
Investigations on the fluctuation in PM10 air pollution in Volos, a medium-sized industrialized port city in the Mediterranean, are presented for the 5-year period between 2009 and 2014. The levels detected have been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legislatively set limits, sampling year, and day of the week. A PM10 spring sampling campaign has been performed in 2014 and metals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e PM10 mass have been quantified. Source origin has been attempted for the latter sampling campaign and human health risk has been assessed. Results show compliance with the mean annual value of 40 μg m?3 of 2008/50/EC for the city; however, exceedances of the daily quality standard of 50 μg m?3 were frequently recorded. Shifts in PM10 concentrations and in contributing sources have been recorded; nevertheless, longer duration data series are needed for safe deductions. Element measurements have enabled source identification for early summer of 2014, with Earth's crust minerals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s being the main factors. Cumulative non-carcinogenic risk may exceed the threshold value of 1.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sea salt aerosol and desert dust long-range transport has also been assessed. These results may furnish databases on PM pollution of Greek cities as well as other Mediterranean urban center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