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5 毫秒
71.
光催化降解馆藏文物环境的低浓度NOx和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藏文物环境中氮氧化物和有机酸对文物材料的破坏性很大,净化难度很大。研究了气-固相下光催化耦合净化馆藏文物环境低浓度NOx与有机酸的效果,探讨了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TiO2/γ-Al2O3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条件下对馆藏文物保护环境下的有机酸和NOx都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可达到97%以上。净化效率受到初始浓度的影响较大,但在低浓度下NOx和有机酸之间没有明显的竞争抑制作用,光催化反应过程遵循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2.
等离子体协同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脱除NOx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等离子体协同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脱除NOx,研究了等离子体反应器输入电压和凹凸棒石煅烧温度对NO和NOx脱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反应器输入电压30kV时,NO和NOx脱除率随等离子体输入电压增加而增大.凹凸棒石煅烧温度对催化活性也具有显著影响,当煅烧温度600℃时,部分凹凸棒石被烧结熔融, NO和NOx脱除率都不高;当煅烧温度为400~600℃时,凹凸棒石活性较高, NO和NOx脱除率可达最大值.本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为等离子体输入电压>30kV, 凹凸棒石煅烧温度为400~600℃,NOx最大脱除率可达89.6%.  相似文献   
73.
概述了γ-Al2O3催化CxHyOz还原NOX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脱硝反应机理、NO2生成问题及各种CxHyOz还原剂的脱硝活性。并探讨了O2、水蒸汽和SO2对脱硝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Ozone sensitivity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AMx simulations and photochemical indicator ratios at three sites (Pingtung City, Chao- Chou Town, and Kenting Town) in Pingtung County in southern Taiwan during 2003 and 2004. The CAMx simulations compared fairly well with the hourly concentrations of ozon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Pingtung City was mainly a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ensitive regime, while Chao-Chou Town was either a VOC-sensitive or a NOx-sensitive regime, depending on the seasons. Measurements of three photochemical indicators (H2O2, HNO3, and NOy) were conducted, and simulated three transition ranges of H2O2/HNO3 (0.5–0.8), O3/HNO3 (10.3–16.2) and O3/NOy (5.7–10.8) were adopted to assess the ozone sensitive regime at the three sit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ree transition ranges yield consistent results with CAMx simulations at most times at Pingtung City. However, both VOC-sensitive and NOx-sensitive regimes were important at the rural site Chao-Chou Town. Kenting Town, a touring site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aiwan, was predominated by a NOx-sensitive regime in four seasons.  相似文献   
75.
Potassium-modified ceria-zirconia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by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The ageing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in static air at 800°C for 20 hr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BET surface area,oxygen storage capacity,NOx-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and soot-temperature programmed oxidation measurements.By introduction of potassium,the maximum soot oxidation rate temperature(Tm) of the ceria-zirconia based catalyst de...  相似文献   
76.
利用2008年8月-9月供销社监测点的O3和氮氧化物的24小时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唐山市大气中O3和NOx的浓度时间变化特征,讨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水泥行业NOx的排放现状、污染控制政策要求、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几家已采用脱硝技术的水泥企业案例,总结出影响水泥企业NOx控制经济成本的主要因素,并测算出"十二五"水泥行业减排成本。最后提出了促进水泥行业NOx减排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出租车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高排放出租车加严管理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北京市选取6辆有代表性的高里程汽油出租车,较全面地评估了维护保养、更换三元催化器对出租车油耗和排放的影响,以及三元催化器在更换后的老化情况.研究表明:常规的维护保养可显著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保养后车辆的100 km油耗比原车降低了2%~4%,但对THC和NOx排放的影响很小.原车排放越高,更换三元催化器的减排效果越显著,且更换第一级三元催化器(前三元催化器)和同时更换第一、二级三元催化器(前、后三元催化器)的减排效果差别较小.更换三元催化器后行驶里程约18.5×104 km时,有4辆出租车对CO、THC和NOx的减排比例仍保持在45%、26%和29%的平均水平,说明更换三元催化器后,在约20×104km的行驶里程内对气态污染物能保持较好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79.
应用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剂进行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重点分析了甲醇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甲醇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V2O5/TiO2催化剂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中,200℃时添加0.4%的甲醇能将NO的氧化效率从38%提高到99%。  相似文献   
80.
北京市交通微环境汽车尾气污染的浓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北京市典型交通微环境中(包括公交车站,公交车内以及小轿车内)的汽车尾气污染物CO、NO、NO2和PM2.5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NO、CO 和PM2.5在交通微环境中的浓度分布相似,均为公交车内浓度最高,公交车站浓度最低.NO2为公交车内浓度最高,小轿车内浓度最低.公交车内CO的早高峰浓度要显著高于晚高峰浓度,普通公交车内的CO、NO和NO2浓度均低于空调车.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显著改善公交车车内空气质量.对小轿车车内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选择车流量平峰时段出行、恰当的保养维护车辆、在车辆拥堵区域使用内循环通风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车内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