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76篇
安全科学   242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303篇
综合类   1140篇
基础理论   17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269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催化氧化还原吸收法脱除工业含湿废气中NOx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精细化工、制药行业排出 NOx 废气氧化度低、氧气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以改性活性炭(MAC)为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还原吸收脱除 NOx 的方法.考察了相对湿度、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 NO 催化氧化以及还原液种类对 NOx 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 NO 转化率急剧下降,但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有所提高;干气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NO 转化率下降;湿气条件下,NO 氧化反应最佳反应温度范围为 50~70℃,实验条件下的 NO 最高转化率可达 51%;还原液种类中以尿素-碱液对 NOx 和 NO 的吸收效果最好,亚硫酸铵-碱液对 NOx 的吸收效果最好.通过催化氧化-还原吸收的多级组合可实现 NOx 的有效脱除与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82.
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部分,认清企业安全管理发展脉络,找准企业安全管理发展方向,对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追溯了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总结出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3个阶段,并以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结合该企业事故规律对其安全管理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印证了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83.
为了解安阳市大型工业区和周围社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用ICP-OES测定了样品中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 表明:Zn、Cu、Pb、Mn、As、Cd、Cr、Co和Ni在社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浓度为71.0、25.6、43.2、548、118.4、0.71、59.5、18.8、24.5 mg/kg;在...  相似文献   
984.
碱渣在公路工程应用中Cl-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企业,每年都会排放大量的废碱渣,如把这些碱渣用于公路工程建设,其中所合的游离氯离子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通过对碱渣的化学成分,以及碱渣中游离Cl-与碱渣-石灰稳定土、外加固结剂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机理的分析,并结合公路建设的工程实际,研究了游离氯离子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碱渣作为公路路基的替代石灰的材料,符合国家公路建设标准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985.
The report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18th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sta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eds to join hands with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greatest obstacle to achiev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energy structure in China.Currently,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marked by green technology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is happening,and it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future energy development.The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resource constraints is developing the renewable energy,and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for renewable energy is developing distributed energy and services.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achieving China's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volution are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and overall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986.
林丹  余林康 《环境工程》1999,17(6):14-17
根据汽车城工业污水水质特点,采用水解酸化氧化沟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确保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设计上尽量按一级排放标准考虑。该文主要阐述氧化沟工艺的特点以及污水厂设计参数选择和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87.
微量污染物的测定是环境临测的重要内容,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微量污染物广泛应用的主要方法。为了提高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研究新的显色体系是重要的途径。本文以生成三元络合物新体系作为研究的重点,论述了三元络合物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组成及其主要特性;阐明三元络合物在环境监测萃取分光光度法、水相分光光度法及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应用的优越性。同时,简要介绍了三元络合物在环境监测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8.
Based on the plant level data from the First National Census of Basic Units, the Second National Census of Basic Units, and the First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of China, this paper ex- amines the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t a more disaggregated level both by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and spatial unit analysis. Applying the agglomeration index proposed by Maurel and Sedillot, studies show that the most agglomerated industries are resource-intensive, and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tensive while industries demanding localized inputs or serving localized markets or favo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re fairly dispersed. The more disaggregated industries are more spa- tially agglomerated. At the finer spatial scale, industries are more dispers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in-county spillovers are stronger than nearby-county spillovers, and within-prefecture spillovers are stronger than nearby prefecture spillovers. Local- ized spillovers are still quite substantial at a range beyond that of counties. Comparing the agglomeration index of Chinese manu- facturing industries in 1996, 2001 and 2004, agglomeration seems to be a general tendency.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some industries have experienced remarkable changes in their levels of agglom- eration in the period 1996–2004.  相似文献   
989.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点与产业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它的发展对于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针对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提出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990.
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区建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园区的内在机理与特征,指出了生态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