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全国重点城市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遏制污染趋势,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内容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合理分配。文章依据基尼系数的基本概念,构建了重点城市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基尼系数法,评价各市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比较全国重点城市污染物排放的差距,为总量分配的调整提供依据,为衡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污染物COD和氨氮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排放差距较大,城市环境保护发展不均衡是造成基尼系数逐渐变大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的污染治理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582.
MIEX树脂可以有效去除水源中的UV254,UV254去除率与树脂的投加量和水源水质有关,新树脂的投加量大于10ml/L时,UV254的去除率为56%-83%。树脂在连续运行103次的过程中,仍然没有明显的UV254饱和穿透现象,树脂投加量5ml/L(20600BV),UV254去除率为45%~25%;树脂投加量15ml/L(6768BV),UV254的去除率为62%~40%。该树脂单位单次的最大UV254吸附量约为0.003cm^-1(UV254)/ml(树脂)·次。  相似文献   
583.
铅锌矿区及周边土壤铅、锌、镉、铜的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27  
李静  俞天明  周洁  谢正苗 《环境科学》2008,29(8):2327-2330
从点、线、面3个角度利用指数和健康风险2个评价模型对东关镇铅锌矿区土壤中Pb、Zn、Cd、Cu的含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点、线和面土壤中Pb、Zn、Zd、Cu的平均含量都表现为Pb>>Zn>>Cu>>Cd;点和线土壤中Pb、Zn、Cd、Cu 4种元素的平均含量远远大于对应面中的含量,其中以Pb、Zn含量最为明显;土壤点、线、面中Pb、Zn、Cd、Cu 4种元素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土壤中重金属Pb、Zn、Cd、Cu含量所引起的成人与儿章平均个人风险均是Pb>>Cd>Cu>Zn;儿童比成人更易受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总的健康危害风险是成人的3倍左右;东关镇全镇土壤中重金属Pb、Zn、Cd、Cu环境质量现状尚属安全,但越靠近矿区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对周围居民人体健康的危害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584.
长沙“百里茶廊”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质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测定了长沙"百里茶廊"茶叶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用污染指数方法评价了其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土壤全铅、全汞、全镉、全铬、全砷和全镍含量值基本在土壤背景值范围内,平均含量值分别为42.7、0.068、0.074、92.2、12.4和19.5 mg/kg.均低于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 5020-2001)所要求的最低值.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长沙"百里茶廊"茶叶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且汞、镉、镍元素的含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除湘丰茶场土壤铬的单项污染指数为0.837,处于警戒级别土壤质量尚清洁外,其它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处于安全级别土壤清洁无污染.6个茶叶基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表明长沙"百里茶廊"茶叶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达到安全级别土壤清洁无污染.适合无公害茶叶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585.
翟国庆  李争光  陈钰  张邦俊 《环境科学》2008,29(8):2372-2376
为控制市区铁路噪声污染,在对铁路噪声影响初步调查基础上,以杭州市区浙赣铁路沿线某拟建小区为例,结合小区规划、环境景观和配套工程设计,从传播途径上提出设置人工土坡、声屏障、绿化等多种降噪措施,合理组合形成若干典型降噪方案,应用Cadna/A软件对各方案的降噪效果做了模拟预测和比选.结果表明,不同方案对预测点的降噪效果最大相差19.4dB,方案二降噪效果最佳,但若只考虑铁路噪声影响.则以方案一为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市区铁路沿线住宅等建筑的规划及其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6.
碳纳米管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和柔性石墨(flexible graphite,FG)为阳极材料的3种微生物燃料电池(CN-MFC、AC-MFC和FG-MFC)的产电性能,其最大产电功率密度分别为402、354和274 mW/m2,CN-MFC产电功率密度和库仑效率均高于AC-MFC和FG-MFC.CN-MFC、AC-MFC和FG-MFC的内阻分别为263、301和381 Q,以碳纳米管为阳极材料町以有效降低MFC的阳极内阻.稳定运行后3种MFC阳极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9、132和92 ug/cm2,阳极上蛋白质含量与阳极内阻呈负相关.碳纳米管和活性炭粉作为阳极的MFC表面累计孔体积均高于柔性石墨阳极.3种阳极材料中柔性石墨的导电性最好,其次为碳纳米管.活性炭最低,与阳极内阻高低次序一致.测量CN.MFC、AC.MFC和FG-MFC内阻所需的稳定时间分别为1 800、1 200和300 S.  相似文献   
587.
不同底物种类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批式培养试验中以人工配置的废水为原料,以厌氧消化污泥作为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厌氧生物发酵制备生物氢气,研究了不同底物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木糖、乳糖对产氢能力的影响,以及生物制氢发酵过程中液相组成的变化,并对产氢动力学和细菌生长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底物中最佳的底物是葡萄糖,氢气含量、累积产氢量和氢气产量最高可达到49.52%、67.21 L/mol、3.23 mol/mol.发酵产氢代谢产物以丁酸和乙酸为主,乙酸的含量占到26.76%~40.49%,丁酸的含量占到37.60%-58.07%.并含有部分丙酸和乙醇,属于丁酸型发酵.丁酸/乙酸比值可作为衡量氢气产生效率的一个指标,比值越大产氢量越高.实验中氧化还原电位均在-300 mV以下,以厌氧为主.G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其产氢过程和产氢菌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588.
高效藻类塘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及氮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高氮农村污水氮的去除及其迁移转化规律.高效藻类塘和水生高等植物塘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 d和4 d,进水总氮和氩氮分别为17.13-133.2 mg/L和1.85~108.3 mg/L,两级高效藻类塘对总氮和氨氮的全年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29.4%和91.6%,季节处理效率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高效藻类塘中氨氮的降解和转化途径依次为硝化作用、藻类同化吸收及其他途径、氨氮挥发;硝化作用占氨氮总转化量的50%以上;高效藻类塘内可以发生氨氮沉淀,但可忽略不计.总氮的去除以藻类同化形成颗粒有机氮经分离后得以去除为主,氨氮挥发较少.可采用藻类塘出水回流至化粪池或改进水生高等植物塘构造强化反硝化.提高系统的整体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589.
模拟湿地水分变化对小叶章枯落物分解及氮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5年5月-2006年9月,利用三江平原典型碟形洼地的自然水分梯度作为水分变化研究的替代系统,结合分解袋法,模拟研究了湿地水分变化对典型草甸小叶章(TMC)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MMC)枯落物分解及氮动态的可能影响.试验沿水分梯度设漂筏苔草群落(PF)、毛果苔草群落(MG)、乌拉苔草群落(WL)、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群落(XII)、典型草甸小叶章群落(XI)和岛状林群落(DZL)6个分解小区.研究表明.水分条件对枯落物分解有重要影响,当未来降水格局变化导致小叶章湿地形成积水环境后,TMC和MMC枯落物的失重率分别将增加4.33%-16.76%和24.84%-53.97%.分解速率将增加10.51%-32.73%和77.85%-93.92%,95%分解时间将减少0.72-1.85 a和3.67-4.05 a;TMC和MMC枯落物的氮含量及氮积累指数的变化较为一致.但不同小区间的变化模式差异较大.二者枯落物的氮在DZL、XI、WL、MG和PF小区整体上均表现处出释放累积的交替变化特征.但仍以释放过程为主.在XII小区,氮在整个时期一直表现为释放.C/N分解过程中氮养分的调控作用更为重要;TMC和MMC枯落物的氮现存量分别为12.75 g·m-2和8.29 g·m-2.氮年归还量分别大于1.95 g·(m2·a)-1和2.25g·(m2·a)-1;温度对枯落物相对分解速率具有促进作用,水分条件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当分解环境的养分状况不发生较大变化时,相对分解速率取决于枯落物基质质量,当养分状况发生较大改变时,相对分解速率取决于环境养分供给状况.  相似文献   
590.
以某年产150万t煤化工甲醇项目为案例,详细分析甲醇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包括项目工程分析、物质环境风险识别、重大危险源辨识、事故环境风险预测分析与评价、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其中事故源强(储罐泄漏量及泄露蒸发量)核算和风险预测分析为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与难点。对甲醇储罐泄露环境风险进行识别、预测与评价,并分析项目存在的潜在事故隐患与环境风险,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甲醇储罐泄露事故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