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61.
黄河中下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河中下游12个沉积物的临界磷平衡浓度(EPCo),以此判断沉积物是磷"源"还是磷"汇".用修改后的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得到最大吸附容量(PAC).Langrnuir吸附平衡常数(k).利用所得拟合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方法得到EPC0、原有交换态磷(NAP)以及固·液分配系数Kp值并考察了环境因子(pH、离子强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沉积物的EPCo均大于上覆水体中的磷浓度,沉积物有向上覆水体释放磷的能力.吸附容量与总有机碳(TOC)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pH<6.0,沉积物释放磷并且随着pH增大吸附量增加很快;69.7.吸附量略有增高.随着Ca2 离子强度的增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减小.  相似文献   
762.
2006年春季长江口砷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2006年春季在长江河口开展野外调查.采集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并进行总砷、砷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评估.将过滤水样用于测定溶解态砷含量,而未过滤水样经酸消解后用于测定总砷含量,两者之差则为颗粒态砷含量.结果表明.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各层水体中总砷含量为0.88-1.35ug·L-1(涨憩),2.37-3.35ug·L-1(落憩).溶解态和颗粒态砷含量均随潮汐变化明显,各形态砷含量在落憩时均高于涨憩时,颗粒态砷所占总砷的比例也是落憩时明显高于涨憩时.以0.3 mol·L-1磷酸溶液为萃取剂.在微波辅助下可以有效地将沉积物中砷酸盐[As(V)]、亚砷酸盐[As(Ⅲ)]、一甲基胂酸盐(MMA)和二甲基胂酸盐(DMA)提取出来,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一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HPLC-HG-AAS)联用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总砷含量为6.3-30.7 mg·kg-1,主要为无机砷形态,在江心沙洲及离岸沉积物中且以砷酸盐为主.而在近岸沉积物中以亚砷酸盐为主;利用醋酸纤维素/氧化铁复合膜方法(FeO/CAM)所得沉积物中有嫂砷含量占总砷含量0.6%-3.9%,平均约为2.1%.有效砷含量与总砷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与亚砷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与砷酸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结果还表明,长江口南支沉积物中的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受城市支流输入和排污活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6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李思悦  程晓莉  顾胜  李佳  张全发 《环境科学》2008,29(8):2111-2116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凋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对水库中的5个点位进行了3 a的动态监测.对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对水化学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DS介于149.9-291.2mg·L-1,属于弱矿化度水.总硬度(以Ca2 、Mg2 浓度和计)介于40~50 mg·L-1之间,属于极软水.HCO3-及Ca2 分别介于122.5-170.0 mg·L-1、37.1-43.2 mg·L-1,分别占主要阴、阳离子组成的77.54%~77.87%和70.66%-77.93%.按照O.A.阿列金分类法,丹江口库区水质为HCO3--Ca型水.主要离子呈现一致的空间变化,在丹江库区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至汉江库区达到最小值.水化学特征的季节及时间变化表明,主要离子的浓度在枯季比在雨季大.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主要由岩石风化决定,高浓度的HCO3-及Ca2 主要来源于方解石和白云岩,但是上游及库区周边人为活动对NO3-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64.
生态护砌模拟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杨辉  吕锡武  吴义锋 《环境科学》2008,29(8):2172-2176
分别应用生态混凝土预制球型砌块、板状砌块及4球联体砌块构建3条中试规模的模拟河道,定量研究生态护砌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并与"三面光"护砌模拟河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2 d时.生态混凝土预制球型砌块护砌河道对黄浦江原水中NH 4.-N、NO2-.-N、NO-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6%、75.2%、37.1%、47.5%,生态混凝土预制板状砌块护砌河道为83.4%、53.0%、30.6%、40.4%.生态混凝土预制4球联体砌块护砌河道为88.1%、72.4%、33.0%、40.9%.在相同的条件下,"三面光"护砌河道对NH 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61.1%、9.1%,而NO-2-N、NO-3-N由于受到NH 4-N转化的影响,浓度产生了累积,分别增加了7.4%、3.4%.护砌方式对水中氮系污染物的去除影响显著,生态护砌方式可在短期内有效去除水中氮系污染物,故可作为河流等地表水体水质净化与修复的重要措施.护砌结构孔隙率和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生态护砌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765.
港湾快速城市化地区河流水质主控因子识别及调控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识别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河流污染的主控因子,对于科学实施河流污染防治调控及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运用流量校准浓度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连云港港湾快速城市化地区影响水质变化的主控因子,可准确把握该类区域河流污染趋势及主导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优选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766.
2005年4月-2006年3月年间对军山湖河蚬进行了周年逐月采集,对河蚬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Brey经验公式测算了军山湖河蚬周年生产量。结果表明,河蚬周年平均生物量为115.84 g/m2,平均密度为51.93 ind./m2。种群密度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58、月5,月分别为90.67 ind./m21,87.39 g/m2;8月分别为72 ind./m2,170.67 g/m2。密度及生物量在次年3月份为最低值,分别为27.2 ind./m2,58.88 g/m2。河蚬周年生产量(AFDW)为10.86(g/m2.yr),P/B系数为0.52,结果较为合理。P/B系数较低,说明这一资源日趋贫乏,需要合理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767.
在监测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时流动注射法测定挥发酚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68.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多年来,秉承科技支撑发展的原则,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及实验示范。在对现有实验区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计划类别、经费来源、参与形式、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了"十一五"以来实验区承担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现状,并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发现,实验区承担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破解区域发展制约因素,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科技示范与引领,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了管理机制与模式,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通过部门联动,科技惠民计划成效凸显。文章通过探寻科技在实验区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发现实验区项目对接的特点与规律,查找实验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科技支撑实验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69.
为了解红松湿生演替系列过程中土壤生境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小兴安岭汤旺河国家公园的白桦次生林、人工针阔混交林和原始云冷杉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代表湿生演替系列的演替先锋群落、演替中期群落和演替顶级群落,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森林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汤旺河国家公园从先锋演替到顶级演替阶段,森林土壤中w(OC)、w(TN)、w(AN)、w(AP)和w(AK)升高,而pH降低.此次分析土壤细菌包括16门27纲52目60科75属,其中Acidobacteri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为共有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演替先锋阶段(白桦次生林)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然而演替后期(云冷杉红松林)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通过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中w(OC)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中w(TK)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中w(AK)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显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不同湿生演替阶段有明显差异,主要可能受到土壤中w(OC)、w(TK)和w(AK)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0.
(R)-1-Phenyl-1,2-ethanediol [(R)-PED] is an important chiral intermediate used to synthesize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 The production of (R)-PED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 novel bacterial strain HBU-SI7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s was screened using a-hydroxyacetophenone (2-HAP) as substrate, which is capable of enantioselective reduction of 2-HAP to (R)-PED. HBU-SI7 was identified as Rhodococcus sp. by bacterial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16S rDNA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whole-cell catalytic system showed that the bioconversion of 2-HAP reached 96.2% in the two-phase reaction system (dibutyl phthalate/phosphate buffer = 1/3, V/V) with the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f 3.0 g/L, and 99.3% of e.e. for (R)-PED was achieved. A new enantio selective reduction system with the whole cells of Rhodococcus sp. was established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R)-PED, which has potenti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values. © 2018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