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3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2793篇
安全科学   320篇
废物处理   224篇
环保管理   338篇
综合类   4080篇
基础理论   94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85篇
评价与监测   235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Formic acid was used for the nitrate reduction as a reductant in the presence of Pd:Cu/γ-alumina catalysts.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synthesized by wet impregn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TEM-EDS. The metals were not distributed homogeneously on the surface of catalyst, although the total contents of both metals in particles agreed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s. Formic acid decomposition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its influence on solution pH and nitrate removal efficacy was investigated. The best removal of nitrate (50 ppm) was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75 g/L catalyst with Pd:Cu ratio (4:1) and two fold excess of formic acid. Formic acid decay patterns resembled those of nitrate removal, showing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kf (formic acid decay) and k (nitrate removal). Negligible amount of ammonia was detected, and no nitrite was detected, possibly due to buffering effect of bicarbonate that is in situ produc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 formic acid, and due to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H2 gas.  相似文献   
682.
2-萘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2-萘酚生产现状、市场形势及污水特点,在总结当前2-萘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2-萘酚污水的双效蒸发-冷凝结晶工艺。该工艺回收2-萘磺酸钠并加以再利用,回收率可达到50%以上,余下的浓缩液可用于生产硫酸钠。实践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排放污水,其净化程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683.
假单胞菌的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2,4-二氯酚(2,4-DCP)能力较强的细菌菌株GT241-1,克隆了该菌株的3,5-二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dcpB),采用的克隆策略为:用Southern杂交对dcpB进行定位后,构建重组质粒,再用斑点杂交从重组质粒中筛选目的转化子.经序列测定得知dcpB亚克隆片段全长4303bp,其中dcpB基因编码区765bp.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dcpB与已在GenBank登记的相关基因有一定的差异.dcpB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转化子中成功地表达有生物活性的酶.  相似文献   
684.
陈然  刘方  李艳 《化工环保》2019,39(4):442-446
采用机械球磨法对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3种天然黏土材料进行预处理,通过超声法将纳米TiO_2附着于其上制得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复合材料加入量及养护时间条件下复合材料对电解锰渣中Mn的吸附固定效果。3种天然黏土材料中,硅藻土的平均粒径最小,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度最大,对水中Mn的吸附量也最大。黏土材料附着纳米TiO_2后对电解锰渣中Mn的吸附固定效果较单纯黏土材料有明显改善。在养护时间为12 d、硅藻土附着纳米Ti O_2复合材料加入量为10%(w)的最佳条件下,Mn的TCLP浸出量较原电解锰渣下降了83.04%。  相似文献   
685.
为评价典型有机污染物共存情况下对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特有珍稀鱼类的环境风险,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对象,研究了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代表物苯并芘(Ba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单独及复合暴露而引起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将成年稀有鮈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BaP(0.1、1μg·L~(-1))、DEHP(10、100μg·L~(-1))和BaP+DEHP((0.1+10)、(1+100)μg·L~(-1))中28 d后,测定了体质系数、性激素含量、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和肝脏中与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雌鱼中,单独BaP或DEHP暴露对鱼体性激素含量、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BaP和DEHP复合暴露时,高浓度组睾酮(T)含量升高但雌二醇(E2)含量下降,fsh、vtg、 cyp17和17β-hsd基因表达量上调,cyp19a则下调,表现出协同毒性。因而雌鱼中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与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有关。而无论在单独暴露或是复合暴露情况下,对雄鱼体内性激素无显著影响。以上检测到的激素或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主要发生在高剂量的复合暴露组中,而长江上游三峡库区水体中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含量低于暴露的最低浓度,因此推测,库区存在的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同时作用时不会对三峡库区上游水体中的鱼类产生生殖内分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686.
菌株NKS-3对溴氨酸脱色特性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受溴氨酸污染地筛选出菌株NKS- 3 ,它对溴氨酸有脱色作用。菌株生长随碳源浓度增加而旺盛,溴氨酸能刺激菌株生长。溴氨酸浓度即使达到1000 mg/L 也能被菌株基本脱色。研究发现,盐度抑制菌生长,在含盐培养液中溴氨酸的脱色过程被抑制  相似文献   
687.
植物对沼泽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3个生长季(2003-2005年)对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和毛果苔草沼泽N2O排放通量进行野外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的影响不尽相同.植物的参与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N2O的排放,2003-2005年生长季小叶章草甸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通量分别是土壤表观N2O排放通量的1.58倍、2.09倍和2.34倍,同期毛果苔草沼泽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通量分别是土壤表观N2O排放通量的1.86倍、1.50倍和1.33倍.3个生长季小叶章草甸N2O排放通量均大于毛果苔草沼泽,这主要是由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以及水文情况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688.
通过分析转炉一次烟气除尘、二次烟气除尘的工艺和烟气成分,论述了转炉二次烟气采用电除尘器除尘不会发生CO爆炸,论证了转炉二次烟气除尘采用电除尘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9.
本实验采用氨三乙酸酐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素和苎麻纤维素,制备了两种改性纤维素吸附剂NTAA-CS及NTAA-RF,并研究了这两种吸附剂对水中Cd2+的吸附性能.通过元素分析、FTIR及SEM分析发现,纤维材料表面成功引入了氨三乙酸分子中的酯键和氨基基团.在改性纤维素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1,Cd2+的初始浓度为200 mg·L-1,p H值为4.0时,NTAA-CS和NTAA-RF对Cd2+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90.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吸附剂对Cd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吸附的最佳p H范围为4.0~7.0.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方程.经过5次吸附再生,吸附剂仍可以保持较大的吸附容量.这些结果表明,NTAA-CS和NTAA-RF在去除重金属废水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0.
向倒置A2/O中试系统中投加2,4,5-三氯苯酚(TCP),研究TCP对污泥的减量效果及进入处理系统后对系统出水水质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相比,加药组投加TCP 2 mg/L时,污泥减量达62.5%,出水TN比参照组平均高0.8 mg/L,137 d后出水TP超过0.5 mg/L。TCP对污泥的减量效果好,需要加除磷药剂进行辅助除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