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test the suitability of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the handling of explosives. We investigated the suitability of safety gloves and a combined safety helmet and face shield. In the presented studies,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etups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an explosion of a primary explosive in a glass flask on the glove or helmet protected body. Depending on the experimental setup, the fragment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Furthermore, the fragment distribution of an explosion inside a glass flask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losion of 1 g of lead azide in a 10 mL flask yielded approximately 14,000 glass fragments. However, most of the shards were accelerated down- and side-wards and only few upwards. Holding a flask on its neck (instead of its bottom) is therefore a simple but effective way of diminishing the risk of injury, when handling explosives. The safety helmet/face shield performed very well, by shielding the face from all fragments. Furthermore, it could be proven that DIN and EN standard testing procedures for gloves are unsuitable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a respective explosion.In this article, th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stic testing procedures for the testing of gloves for the protection against fragmentation effects of glassware in situations involving explosions is reported and the results and methods of previous tests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介绍了南京在青奥会环境保障方面的管控措施与取得的成效,认为南京青奥环境保障成功的关键在于高效畅通的运行机制、强力有效的控污手段、不遗余力的执法监管、紧密配合的区域联防,以及科技支撑的科学决策。最后,从构建南京都市圈生态环保一体化格局、实施重点片区工业布局优化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环境执法高压严管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后青奥时代南京加强环境监管、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这一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政治成本对重污染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相比于非污染企业,重污染企业面临更高的政治成本,其进行了显著的向上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向外界传递了企业未来发展良好的信息。上述研究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①基于产权性质的分析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非国有企业的子样本组中更为明显;②基于企业规模的分析表明,小规模重污染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向上应计盈余管理,但不同规模重污染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差异;③基于市场竞争程度的分析表明,高市场竞争环境下的重污染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向上应计盈余管理,低市场竞争环境下的重污染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向上真实盈余管理;④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重污染企业倾向于向上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本文研究结论与西方的“政治成本假说”并不相符,为中国情境下的“政治成本理论”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证据,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新《环境保护法》的环境规制效果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和保护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认识和要求。本文阐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重大问题上的合作与分岐,以及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5.
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融雪剂是清除道路积雪的有效方法,而融雪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当今世界头痛的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融雪剂的特征、融雪原理、融雪剂成分、应用现状以及融雪剂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对融雪剂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6.
从我国目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出发,结合几大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环保现状,给出了能够实现环保与节能减排的总体原则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宏观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近期研制开发的电镀、氧化等金属表面处理新型生产线。对生产线各相关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改进与创新,达到清洁、节能、智能化等目的。  相似文献   
58.
相思湖湿地公园是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品牌的重要建设项目,既保护了湿地资源,也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就已完成景观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的相思湖湿地公园展开相关调查,对其生态多样性进行分析及按照相关标准计算湿地景观特征指数,评价了其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相思湖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水域、林地、草地、沼泽、滩涂五种景观类型的数据可以看出:水域面积占到了52.74%,说明湿地功能显著;破碎度最大的是草地跟林地,分别达到了1.29和0.81,说明南宁市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提升工程效果明显.相思湖湿地公园是保护和利用当地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9.
城市地震防御能力评价和防御水准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下列两个问题:(1)城市防御地震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考虑了经济投入和人身安全,确定新建建筑设防水准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60.
分析了压力容器事故的主要原因 ,介绍了劳动安全监察制度 ,研究了该制度对减少压力容器事故所起的作用 ,为预防压力容器事故 ,对劳动安全监察制度的发展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