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72篇
综合类   245篇
基础理论   106篇
环境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可以提高环评的有效性,增强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还不十分成熟,进行公众参与的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文章提出我国公众参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力量薄弱、形式简单、规范滞后、影响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增强信息沟通及沟通的有效性、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明确公众参与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02.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环节在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使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实施必须要坚持公众参与制度。本文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出发,在探讨公众参与原则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论述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必要性,通过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的分析,就如何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3.
通过对云南省部分环境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及十二个NGO的座谈,了解近年来一些云南NGO对我省环保关注和参与情况,以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与不足,探索NGO如何可持续发展地参与环保,并探析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背景下我省NGO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产生和发展 ,介绍了公众参与的几种常用方法 ,并通过实例分析阐明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5.
论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政府为核心的环境行政行为、现行的诉讼法、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皆不能实现对我国环境公益的有效保护,在环境法的全球化与趋同化形势下,论我国有必要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来保护环境公益。  相似文献   
906.
对欧盟新的、开放式的和更具弹性的环境治理模式进行了评估,发现该政策的新模式并不是一剂万能药.在实际的引进与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与机构和文化因素有关.对政策制定或(和)执行所做的任何创新都必须从现有的机构设置和旧有的工作常规起步.证明机构路径依循的影响取决于具体事件和国家.因此,即使对于相同的一件事,在不同的政治系统中影响也可能不同.同一项政策在某个国家可能成功执行,在另一个国家可能要产生严重的问题.即使是很多基本特征都相似的邻国,也可能会出现这种差异.环境执政新模式,如自愿或协商的协议和其他方式,关注对公共-私营关系的加强,尤其是决策权力从国家中央向执行的分支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转移.这要求所有有关方面情愿脱离现有的行政路径,从根本上重新分配各自的权力.解决问题的适当形式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用新模式的国家的政治和机构背景.一般说来,市场手段要求正常运作的市场经济氛围,而公众参与或公共-私营关系只有可能在国家、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有相对公开沟通的背景下才能进展良好.当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后,根据创新模式的具体特点,还有各种具体的政治和机构因素与其执行有关.  相似文献   
90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处置压力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处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仍处于探索、尝试的初级阶段。本文以典型垃圾处理厂为例,分析和调研了垃圾处理工程运行过程的公众参与现况,指出目前中国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众参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8.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及优缺点进行探讨,并给出改进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9.
李莉 《上海环境科学》2006,25(3):120-1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中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环境NGO(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成为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股新生力量。阐述了环境NGO的定义、属性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了环境NGO在国际环保领域所起的作用、前景。指出了环境NGO对中国环境保护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10.
李玉珍 《环境科技》2006,19(Z2):188-190
简述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作用,分析当前现行的环保制度下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加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