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27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89篇
环境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环境规划过程中,设立科学且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至关重要。公众既是环境公共物品的享用者、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者,又是环保工作绩效的评价者。因而有必要了解公众对环境目标的感受和评价。文章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南京5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公众对环保任务规划感知、环境治理成效和环境质量指标的感知。研究结果发现,公众对我国环境保护任务目标存在较高期盼,环境治理成效与公众感知存在偏差,将公众直观感受纳入环境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值得关注等。进而文章就提升公众环境质量获得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2.
论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政府为核心的环境行政行为、现行的诉讼法、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皆不能实现对我国环境公益的有效保护,在环境法的全球化与趋同化形势下,论我国有必要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来保护环境公益。  相似文献   
953.
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产生、发展,公众参与应遵循的过程,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相似文献   
954.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社区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社区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本文通过阐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意义,结合一定的实例,论述了社区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的优越性,讨论了公众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5.
While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knowledge on 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availability, there has been much less empirical research on exploring the viability of particular adaptation options. The participation of stakeholders in defining appropriate adaptation strategies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critical element in the transl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research into effective actions to reduce future vulnerability, yet the process by which stakeholders are included in such initiatives is not well-defined.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pilot project in which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adaptation options to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for Sonora’s capital city, Hermosillo. In an iterative process, stakeholder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water users and managers in the city met to discuss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identify specific adaptation options, and evaluate a subset of options for possible future implementation. This process enabled the focu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ose adaptations that addressed not only concerns with the potential futur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but also the immediate and pressing concerns about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water use in the city. Two of the adaptations to climate change identified by stakeholders would also reduce energy demand. The simplicity of the approach makes it a feasible model for adaptation initiatives in other regions of Mexico and in other countries in Latin America.
Osvaldo LandavazoEmail:
  相似文献   
956.
以美国旧金山海湾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生态恢复为例,探讨了其成功经验,并指出了我国太湖恢复建设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理论技术体系相对滞后;恢复工程实施系统性缺乏;投融资方式单一化;恢复管理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力度薄弱。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力求探索完善我国太湖生态恢复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57.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有了公众参与的内容,可以促使社会各方面人士关心环境问题,在环境评价工作中起到了弥补技术研究不足的重要作用,可使环评单位在环评中的预测和分析更加完善,提出的建议更趋合理。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中公众意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参与对象的代表性、调查统计方法的有效性、调查统计内容的科学性、统计时间的有效性等的全面综合的反应。  相似文献   
958.
Public perceptions of a UK carbon labelling trial were assessed via three focus groups. The public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make sense of labelled emissions values withou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here was also little evidence of a willingness to use labels for product selection. There is a strong case for using carbon reduction labels to indicate a programme of on-going emissions reductions, rather than expecting consumers to incentivise emissions reductions by actively choosing the lower carbon variant of two or more products. The normalisation issues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of carbon labell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59.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是基于传统环境程序法对环境问题复杂性和风险性的应对不足而兴起的。我国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对公众参与的规定较之此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建设方面尚存在着立法及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诸多缺陷。这些将大大弱化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效,也制约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据此,研究我国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程度,能够直接的反应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960.
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EIA)公众参与的历程,以十大经典案例引出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EIA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过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认为建立起一套基于环境信息公开透明基础上的各方对话沟通与利益协调机制是提升中国EIA&众参与水平的有效措施。需要指出的是:EIA&众参与有效性的提高,并不仅是技术或者态度的问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需要解决好各环节的问题,包括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