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物联网感知安全应用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拓展物联网行业应用、加快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基于提前感知,超前防范对安全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性,介绍物联网感知安全应用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物联网感知安全行业应用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在分析国内外物联网发展路径的差异、现有标准及新标准制定的基础上,研究顶层设计、资源部署、应用标准建设等感知安全应用系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物联网应用示范研究的内容、目标;提出在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防范重特大事故、安全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日益重要性和RFID系统的安全性现状,基于RFID技术机理,从安全和隐私风险的角度阐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业务进程,并分析RFID技术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和隐私危险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标签生命周期(RTLC)方法,详细分析标签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性,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隐私情况。然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提出减轻安全和隐私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解决RFID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和隐私问题提供帮助。分析表明,采用RTLC方法,并根据业务进程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可以降低或缓解RFID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风险。  相似文献   
33.
李雪连  刘超 《安全》2010,31(2):5-8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日益完善,信息采集和处理已逐渐成为矿井管理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对煤矿井下人员、车辆、物资等进行可视化定位管理,并对各种危险因素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分析、预警,进而开发出煤矿安全生产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有效的矿井安全管理、灾害预警及抢险救灾。  相似文献   
34.
为了防止水电工程项目中大型施工设备之间发生碰撞现象,应用GPS和RFID组合定位技术对施工设备进行实时定位,并根据设备间不同的相对运动情况,考虑设备运行过程中需满足的安全距离,建立了施工设备防碰撞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施工设备防碰撞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对施工设备之间的碰撞现象进行预警,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一种由主控机PC、无线射频模块和读卡器模块等部分组成的起重机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人机互认及作业记录管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给出了作业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实际调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作业人员身份的识别和起重机作业记录管理等功能,且具有数据传输有效距离远、移动性强、安装简单和扩展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6.
基于RFID、GPS和GPRS技术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RFID、GPS和GPRS技术,对危险品运输过程进行了实时跟踪和监控,建立了基于这些技术对危险品货物运输进行安全管理的系统,并针对危险品运输的特点,提出了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应急疏散过程中,除节点上的疏散任务,弧路径上也可能出现相应的疏散需求。为有效地处理弧路径上的疏散需求,进行更加实时和高效的疏散决策,基于物联网技术,考虑弧路径上的疏散需求,建立有限资源约束下的单车种,多需求,多时段,多源多汇的疏散问题的单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从疏散成本的角度将疏散节点和疏散路径上的需求整合在疏散模型中。最后引入实际案例,使用CPLEX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基于更加实时的疏散信息获取和反馈,装载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救护车能够同调度中心协同做出最优的疏散决策方案,同时处理疏散节点和弧路径上的疏散需求。  相似文献   
38.
以南京为例,探讨以电子环保标志为载体,以射频识别技术构建机动车污染控制物联网体系,通过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公交优先通行系统、高污染车限行执法系统、不同排放标准车辆的通行控制系统、机动车环保远程核查系统、交通污染智能监测在线调控系统、机动车污染联防联控系统、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达到控制机动车污染、改善交通拥堵、提高...  相似文献   
39.
High-resolution vehicular emissions inventories are important for managing vehicular pollution and improving urban air quality. This study developed a vehicular emission inventory with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based on real-time traffic data from 820 RFID detectors covering 454 road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spatio-temporal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districts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aily vehicular emission intensities of CO, hydrocarbons, PM2.5, PM10, and NOx were 30.24, 3.83, 0.18, 0.20, and 8.65 kg/km per day, respectively,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2018. The pollutants emission intensities in inner distric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uter district. Light passenger cars (LPCs) we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of all-day CO emissions in the inner and outer districts, from which the contributors of NOx emissions were different. Diesel and natural gas buses were major contributors of daytime NOx emissions in inner districts, accounting for 40.40%, but buses and heavy duty trucks (HDTs) were major contributors in outer districts. At nighttime, due to the lifting of truck restrictions and suspension of buses, HDTs become the main NOx contributor in both inner and outer districts, and its three NOx emission peak hours were found, which are different to the peak hours of total NOx emission by all vehicles. Unlike most other cities, bridges and connecting channels are always emission hotspots due to long-time traffic congestion. This knowledge will help fully understand vehicular emiss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is useful for policymakers to design preci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相似文献   
40.
基于实时交通数据的南京市主次干道机动车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笑语  吴琳  邹超  张意  毛洪钧  荆博宇 《环境科学》2017,38(4):1340-1347
通过2014年RFID实时数据得到南京市主干道和次干道车流量、车速、车队构成等交通信息,基于COPERT模型获取排放因子数据,利用高时空分辨率机动车排放(HTSVE)清单系统计算道路机动车排放量.运用非参数检验和道路聚类分析,结合Arc GIS技术,分析南京市主次干道机动车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南京市主次干道机动车以小型客车为主,比例均达80%,国Ⅲ和国Ⅳ车量总数超过90%,其中以国Ⅲ车排放贡献率最大.特殊时段(低谷时段、平峰时段、高峰时段)机动车日均排放量受道路类型和周末效应共同影响,南京市主次干道以排放分担率变化规律可分为5类,同类道路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且受空间地理位置影响.基于聚类结果,对不同类型道路的小时排放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交通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