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文根据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尝试对保护区所在江段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建立了评价体系,主要对该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功能服务年总价值为59 920×104元,以间接使用价值为主要体现,占总价值的66.4%。间接价值中以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中华鲟、胭脂鱼)的保护价值最高,为27 290×104元/年,占总价值的45.54%,远远超过了其科研价值(410×104元/年)。表明保护区的建立对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及其特有生境的保存、产卵栖息地保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政府应加强科研投入。  相似文献   
2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真实反映艾比湖周边居民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认知及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意识的强弱.结果表明:(1)艾比湖周边居民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带来的危害有较为清晰地认识,99%被调查者意识到了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对周边环境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78.2%调查对象认为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信息不够通畅;(2)调查对象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情况持有较高的关注度,但支持度不高,85.6%的被调查者对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有支付意愿;(3)65.5%调查对象对艾比湖湿地生态恢复有信心,但对当地政府宣传和保护艾比湖湿地的力度满意度不高,因此政府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艾比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3.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具有多重价值,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不但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保护区、整个新疆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及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因,提出了保护该区生物多样性的对策措施:①加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工作。②加强保护区的建设。③加大立法与执法制度。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参与。⑥加强当地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建设。⑦在保护区推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24.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is often cited as critical to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but there is limited documentation for niche areas, such as adventure tourism. The main purpose of our research was to understand stakeholder roles in adventure tourism in the 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 (NDBR), Uttarakhand, India,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adventure tourism. Our interviews, treks and other activities revealed that organised adventure activities were still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phase, with trekking being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y. The roles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are yet to be clearly defined, but the State Forest Department is playing a lead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among adventure tourism stakeholders.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exists for a more systematic approach to adventure tourism planning that builds on the existing strengths of the various players.  相似文献   
25.
江西九连山阔叶林雪灾后主要树种残存量的恢复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对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受灾4 hm2样地中的1 5901株林木(DBH≥1 cm)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对枫香、马尾松、米槠、木荷、拟赤杨、丝栗栲这6个代表树种进行了残存率恢复研究.结果显示:6种植物残存率为木荷>拟赤杨>米槠>枫香>马尾松>丝栗栲;恢复时间为枫香>丝栗栲>马尾松>木荷>米槠和拟赤杨.恢复时间最长的为枫香(33年),最短的为米槠和拟赤杨(15年左右),种群恢复到受灾前.同时对残存率和恢复时间的关系进行了Logistic非线性曲线模拟.样地中植物种群残存率恢复时间由受灾状况和物种生长速度决定,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的相关度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6.
2000—2007年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与驱动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2000—2007年之间的植被时空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问题。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斜率计算获取了基于EVI数据的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趋势,以及表现2000—2007年植被变化的矢量图层。利用GIS时间动画技术,建立了7个时间点内不同间隔的植被时空演化过程快照,并结合ArcEngine构建了植被变化监测的时序分析流程,提取和分析了植被变化过程的时空特征。依据年平均温和年降水量观测记录进行了植被变化的气候因子分析,依据道路、河流缓冲区的居民点密度与植被退化面积比例的相关性,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并讨论了不同植被退化区域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变化驱动因子。拟合了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植被变化的相关性,从统计数据方面讨论了珠峰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的总体趋势以稳定为主,但植被退化趋势超过了变好趋势。同时,核心区植被变好趋势明显,实验区植被退化趋势严重。保护区南坡植被受气候变化干扰小,保持了大部分变好趋势;北坡由于降水减少造成湿地植被退化,对草地的长势带来消极作用。人类活动与植被状态变化有密切关系,在沟谷地带的破坏作用明显。并且,植被退化趋势与农业耕地面积扩大以及放牧影响关联紧密,而牲畜饲养与林业发展都未对保护区植被变化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7.
The photovoice research project, “At the water's edge”, which gives voice to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e threats an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rising sea levels on coastal communities, was conducted during an environmental art symposium in the Noosa Biosphere Reserve, Australia in June 2009. Photos by participants illustrated both local and global threats and reflected psychological tension between global and local action. This research partnership with the local people demonstrated an innovative visualisation technique which can be used to collaboratively build capacity and consensus about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Biosphere Reserve's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ims in relation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28.
Like many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and federal and state agencies, The Nature Conservancy is in the process of large-scale planning and prioritization effor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se planning efforts, the Conservancy has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for these efforts. The results of these planning efforts will be a conservation blueprint which identifies the conservation areas necessary for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and a subset of those areas where the Conservancy will focus its immediate efforts over the next 10 years. The subset of all the conservation areas identified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help The Nature Conservancy determine where it will work. This subset of areas (referred to as action sites) is selected using a tool which ranks key criteria for each conservation area. These criteria include the current conservation status of each area, complementarity to other areas selected, the diversity and viability of targets at the area, the urgency and degree of threats to the targets, the feasibility or opportunity to abate the threats at the area and the leverage potential of working at a conservation area. Taken together, these criteria help planners to select the areas where they will focus their conserv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29.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T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水域(30°15′~31°45′N、121°30′~122°15′E)15个取样站8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阿氏网样品,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重要种的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及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内动物共出现15种,种类组成贫乏,优势种变化明显,底内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44 g/m2和11.33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并有下降趋势,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底上动物底栖动物59种,组成有明显季节和年度变化,底内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5.58 ×10-2g/m2和6.81×10-2个/m2;底上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略呈现下降趋势,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年际有较大变化,种类数和生物量北支高于南支.底内动物2个年度生物量平均值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底上动物2个年度生物量平均值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底内动物与底上动物的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30.
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海南尖峰岭的自然条件与植被现状。通过全面深入的野外调查与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的园林应用,对调查区域内野生植物资源的观赏特性进行分类,提出开发利用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