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81篇
安全科学   531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586篇
综合类   1768篇
基础理论   15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16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126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9 毫秒
581.
针对水力压裂区域化瓦斯增透盲区,提出了水力割缝局部化瓦斯增透技术措施,形成了复杂地质低渗煤层水力压裂-割缝综合瓦斯增透技术,并进行现场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区内的3个压裂钻孔平均瓦斯抽采纯流量较238底板道常规抽采钻孔单孔瓦斯抽采纯流量提高15.8倍,瓦斯抽采浓度提高4%,压裂区瓦斯抽采纯流量较对比区提高2.1倍,但水力压裂区域性措施受断层及煤层硬度等地质条件限制,存在盲区;水力割缝增透区内的抽采钻孔瓦斯浓度平均提高4.9倍,瓦斯纯流量平均提高3.3倍,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但是割缝影响范围小,抽采时效短;复杂地质低渗煤层水力压裂-割缝综合瓦斯增透技术综合了水力压裂与割缝的优点,对复杂地质煤层具有较强适应性,大幅提高了瓦斯治理水平。现场验证结果表明复杂地质低渗煤层水力压裂-割缝综合瓦斯增透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强化抽采中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2.
针对深部矿井巨厚砾岩下采场冲击地压的易发性和危险性,运用理论分析和室内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对华丰煤矿巨厚砾岩下覆岩运动规律及采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离层自下而上发育,在巨厚砾岩层下部离层空间达到最大。煤层极限平衡区内集中静载荷能量E静和巨厚砾岩破断、垮落释放的集中动载荷能量E动是造成采场冲击地压的根本原因,并且E动诱发冲击地压的强度更高,危险性更大。当E静+E动-Ef min>0时,采场冲击地压启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囊袋式离层加固技术,对离层区域进行横向挤压和纵向加固,有效控制巨厚砾岩断裂、垮落,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减少地表沉陷,实现了煤矿安全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583.
pH值对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个序批式反应器(R1、R2)中,以合成废水为对象,研究了不同pH值(R1:pH 8±0.2; R2:pH 7±0.2)对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周期中主要储能物质的变化,探讨了产生不同除磷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R1与R2均具有较高除磷性能, R1与R2中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9%,83.5%,pH值对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有一定的影响.导致R1具有较高除磷性能的原因是其对聚磷的依赖程度更大.好氧段R1糖原积累量低于R2(R1为1.42mmol/g, R2为1.55mmol/g),但降解量却高于R2(分别为1.41,1.19mmol/g);静置期,R1中糖原无明显变化,R2中则观察到明显的糖原降解.R1与R2均有明显的释磷现象, R1释磷量高于R2(释磷量分别为9.65,7.33mg/L).整个周期中,R1中PHA 无明显变化,而R2中则在好氧段有少量减少,静置期有少量上升.  相似文献   
584.
火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选择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3种典型的烟气脱硝工艺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将3种脱硝技术按照优劣进行排序,进而为选择合适的脱硝装置提供参考依据,以减少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585.
为考察污泥龄与高浓度含氮废水亚硝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排水SBR工艺,当水力停留时间为0.75 d,污泥停留时间为3 d时,系统亚硝化率约为75%和氨氮降解率约为60%。试验结果证明SRT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实现对硝酸菌的"洗出",使亚硝酸菌占据系统中的优势地位,从而保证了系统较高的亚硝化率。  相似文献   
586.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低碳农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描述气候变化、固碳减排对粮食安全、土壤碳汇、森林固碳、资源循环利用等影响和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在农业领域内开发高效循环生产体系,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固碳减排目的。由此,提出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之一,它是一个复合技术体系,涉及了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突破,改造、提升低碳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状况,实现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最后提出发展现代的低碳农业产业经济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587.
在对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文献及笔者多年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分类和应用方向,以及企业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统一规范和总体规划、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建设应对措施及建议。对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保证系统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8.
焦化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废水处理领域的难题之一。文章以宝钢为例,介绍并分析了该企业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589.
李璇  姚建  杨柳  苏维 《四川环境》2013,32(2):60-63
低碳技术可分为3类: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去碳技术,选择最优低碳技术是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低碳技术评价的内容通常从能源使用率、经济效益、生命周期方面进行评价,对技术的综合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大致有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德尔菲法、熵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这些方法渗透于指标权重分析、模型建立评价当中。通过研究对这些技术的评价方法,确定最优的技术项目,以促进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进行。  相似文献   
590.
Brazil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use renewable raw materials in biorefineries.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producers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commodities, which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residues and wastes. These agricultural residues and animal waste can be effectively transformed to energy and other products in systems similar to a ethanol refinery where an integrated process involves conversion for biomass into fuel, energy and chemicals, integrated in the context of a biorefine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ctual availability of main agricultural residues and animal wastes generated in Brazil and of their generation potential index and their prospects for 2020.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garcane has the highest agronomic availability, reaching 157 million tons of fresh material and an estimated reuse potential of 19.6 million tons (dry basis), followed by soybeans, rice, maize, orange, wheat, cotton, cassava and tobac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