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Tensions between amenity- and timber-based economies in the U.S. and Canadian Pacific Northwest motivated a study of scenic beauty inside mature forests and timber harvests. A diverse sample of regional forests, measures of forest structure, and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photographs and public judges were employed to measure scenic beauty inside un-harvested mature and old-growth forests, and timber harvests. The latter varied systematically in down wood levels and retention level and pattern. Scenic beauty tended to be optimized at a basal area of 110–155 m3/ha and/or 700–900 trees/ha. Older forests and those with larger trees were perceived to be more beautiful. In harvests, greater retention levels, less down wood, and dispersed rather than aggregated retention patterns contributed to aesthetic improvements. Green-tree retention harvests offer considerable potential gains in perceived scenic beauty compared to perceived very ugly clearcuts, particularly at higher retention levels. These gains are more reliable from dispersed retention patterns. The silvicultural parameters studied change strength in affecting scenic beauty with changes in retention level. These interactions are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a range of scenic quality objectives as an aid to planners, visual impact analysts, and silviculturists.  相似文献   
32.
黄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山风景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宝贵的资源,保持景区自然体系的生态安全是黄山风景区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周广胜、张新时建立的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黄山风景区的生态完整性维护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景区内敏感资源的生态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容量状况,对黄山景区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山风景名胜区自然系统处于高亚稳定平衡状态,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不良干扰的能力和破损生境的修复能力,但要注意规范和控制人类活动的扰动,保护珍稀动物,优化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33.
崂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历年游客流量调查,分析了崂山风景区客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景区9条步道游线,3条索道和7个人文景观区的日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并分析了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利用强度,发现2004年景区各条步道游线、各条索道和各个人文景观区的日、月、年容量利用强度均为适载,但第一、第二和第三高峰日已严重超载。最后,制定了游客流量宏观调控对策及微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4.
采用AIC1000型空气负离子浓度测试仪,对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范围内的不同绿地进行了空气负离子浓度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排序依次为:乔灌草型〉疏林草地型〉滨水绿地型〉硬质铺地型,且滨水绿地型样地与硬质铺地型差异较小。与此同时,西湖风景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35.
风景区环境噪声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城市风景旅游公园内各不同功能的景点区进行环境噪声实测和对游人进行主观反应调查,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公园环境噪声进行综合评价。在目前尚未对城市风景旅游公园建立专门的噪声标准的情况下,这一评价方法对正确评估城市风景旅游公园的声环境质量有积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6.
以上海环城林带为对象,采用美景度评判法进行不同植被类型的景观评价,评价分为林内景观和林外景观2个空间层次,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结果表明,林内景观平均值和林外景观的美景度都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在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内景观中,落叶针叶林在不同季节均表现出最高的美景度,竹林的美景度最低;针叶林中,常绿针叶林的美景度四季均低于落叶针叶林;阔叶林中,落叶阔叶林的美景度在春季和夏季高于常绿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在秋季和冬季高于落叶阔叶林;混交林中,除秋季外,针阔混交林的美景度均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37.
利用餐饮废水养鱼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瑜  伏玉顺 《环境科技》2000,13(1):30-31
探讨了利用餐饮废水进行生态养殖的技术,并对餐饮废水进入养殖水域后的水质控制,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旅游景点餐饮废水的合理利用及对环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城市环境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它的主要组成因素有:自然景观、城市建筑艺术、人文景观、环境气氛美和社会服务好。本文系统论述了城市环境美的基本因素及其美学特征,还介绍了评价城市环境美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9.
庙台子森林风景名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留坝庙台子风景区属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夏绿叶林带 ,林业用地占 99 5% ,森林覆盖率 92 8% ;有种子植物 1 4 80种 ,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 8种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2 6属。庙台子集山地森林和风景名胜为一体 ,是秦岭主要的生态旅游地之一 ,建议把庙台子建设为森林生态系统 -风景名胜国家级保护区 ,同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揭开了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秘密,并且开辟了解决危机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自身的逻辑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文化根基以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具体国情,这三者的结合共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